第五章统计与概率单元质量测评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调查,比较适用普查而不适用抽样调查方式的是()A.为了了解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B.为了了解高一某班的每个学生星期六晚上的睡眠时间C.为了了解夏季冷饮市场上冰淇淋的质量情况D.为了考查一片实验田某种水稻的穗长情况答案B解析A选项做普查时数量太大,且该调查对调查结果准确性的要求不高,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选项班级人数有限,比较容易调查因而适合普查;C选项数量大并且耗时长,不适合普查;D选项普查时数量太大,要费太大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不适合普查.故选B.2.近几年来移动支付越来越普遍,为了了解某地10000名居民常用的支付方式,从中抽取了500名居民,对其常用支付方式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10000名居民的常用支付方式的全体是()A.总体B.个体C.样本的容量D.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答案A解析10000名居民的常用支付方式的全体是总体,样本容量是500,每个居民的常用支付方式是个体,500名居民的常用支付方式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个样本.故选A.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②一次试验中不同的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③任意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总满足0<P(A)<1;④若事件A的概率趋近于0,即P(A)→0,则事件A是不可能事件.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B解析易知①是正确的;一次试验中不同的事件可能同时发生,故②错误;任意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总满足0≤P(A)≤1,故③错误;当事件A的概率P(A)=0时,事件A是不可能事件,故④错误.所以选B.4.总体由编号为01,02,…,19,20的2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7816657208026314070243699728019832049234493582003623486969387481A.08B.07C.02D.01答案D解析从左到右符合题意的5个个体的编号分别为08,02,14,07,01,故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01.5.已知某地区中小学生人数和近视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解该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形成原因,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2%的学生进行调查,则样本容量和抽取的高中生近视人数分别为()A.100,10B.200,10C.100,20D.200,20答案D解析易知(3500+4500+2000)×2%=200,即样本容量为200.抽取的高中生人数为2000×2%=40,由于其近视率为50%,所以近视的人数为40×50%=20.6.某赛季,甲、乙两名篮球运动员都参加了10场比赛,他们每场比赛得分的情况用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表示.若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为a,乙运动员得分的众数为b,则a-b的值是()A.7B.8C.9D.10答案A解析 甲运动员得分的中位数为a,∴a==18, 乙运动员得分的众数为b,∴b=11.∴a-b=18-11=7.故选A.7.五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5,从这五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事件M为“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为素数”,事件N为“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为4”,则P(M+N)=()A.B.C.D.1答案C解析从五张卡片中随机抽取一张,所含的样本点总数为5.事件M为“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为素数”,则事件M所包含的样本点有3个,分别为2,3,5,所以P(M)=.事件N为“抽出的卡片上的数字为4”,则事件N所包含的样本点有1个,所以P(N)=,因为事件M与事件N为互斥事件,所以P(M+N)=P(M)+P(N)=.故选C.8.从某中学高一年级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成绩(单位:分),绘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这10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分别为()A.125,125B.125.1,125C.124.5,124D.125,124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a+a-0.005)×10=1-(0.010+0.015+0.030)×10,解得a=0.025,则这10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数为105×0.1+115×0.3+125×0.25+135×0.2+145×0.15=125.中位数在120~130之间,设为x,则0.01×10+0.03×10+0.025×(x-120)=0.5,解得x=124.故选D.9.已知某次期中考试中,甲、乙两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