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康杰中学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老王教学案苏教版必修2"【教材分析】本文是我国著名女作家杨绛女士写的一篇描写不为人所关注的劳动人民的文章,作者以其细腻的文笔,向我们展示了一位贫困而有良心的劳动者的形象,老王的生活境况较能为同学们所了解,但我认为文章不仅仅是为老王而写,老王仅仅是在文革这一特殊时期,秉承良心、良知而行的善良群众的代表,他们尊重知识,尊重有知识的作者一家,更重要的是,他们尊重人的尊严,所以,他们会在作者失意、不被人尊重时,为作者一家人着想,帮助他们。有可能我的观点不为大众所接受,但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总比教给他们知识重要。【知识目标】1、复习并逐步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的方法。【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不幸者的关怀和同情心。2.对“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这一传统思想进行思考。【能力目标】1.能够根据课文内容合理地分析人物形象。2.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对课文内容进行评价。【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人物形象;2、难点:明白时代对文学作品的影响。【课前预习】了解文革期间对知识分子的政策;2、了解作者一家在文革中的遭遇;3、有条件的同学阅读一下杨绛散文集《干校六记》;4、查阅文中出现的生字。【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二、作者与背景:1.作者简介:杨绛(1911——),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钱中书之妻。著作有《干校六记》、《将饮茶》等散文集,译作《堂·吉诃德》。2.背景资料:(1)记叙三轮车工人老王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具有生理缺陷、生活窘迫但却老实厚道、心地善良、知恩必报的人物形象。(2)文化大革命“左”倾思潮影响(时代背景)三、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作者选材组材、布局谋篇的精妙。板书:线索基本情况职业:三轮车单干户我幸运具有人道主义精神和平等思想,老尊重和关爱不幸人群王(逻辑顺序)生理缺陷:瞎了一只眼与的居住条件:小屋破败老王“苦”带我送冰,车费减半的老实厚道不安与工作为人帮送医院,不要车钱交往不幸心地善良去世“善”(时间顺序)改装三轮,维持生计知恩必报自责离世前夕,谢送蛋油(1—4)从老王的职业、身体情况、家庭、居住条件介绍老王。《老王》(5—8)写老王工作的正直本分。分段(9—16)写老王临死前为“我”送鸡蛋与香油,说明老王为人厚道,知恩必报。(17—22)写老王去世和我的惭愧表现、人道主义精神。也可分为另外两种:1//2—16//17—22或者1//2—8//9—22四、整体感悟: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不幸者人物形象的分析),并找出相应事例。(学生讨论,教师小结。)大家对课文的字面意思了解了没有?但是这只是阅读文章的最低层次。作为一名初中生,我们还应有更高的追求,我们还要明白这篇文章更深层的内容。比如,能够对人物进行评价。现在我们就来对这篇文章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评价。这篇文章题目是《老王》,很明显,它是一篇写人的散文,那么,大家认为:A、老王是什么样的人?B、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就是根据什么来分析人物形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等。大家是依据什么对老王这一人物形象做出评价的?C、老王对作者一家人有什么样的感情?明确:老王是一位好人,他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虽然生活窘迫,可是他做生意从不多收一分钱而且非常讲感情,讲仁义,常愿意尽义务,或者少收钱。他愿意给作者带送冰块,车费减半;送先生上医院,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而老王对作者一家人有感激,报答,还有关心。老王为什么会感激作者呢?因为她同情老王,给他许多帮助。比如说:……这说明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明确:作者也是一位善良、有良心、关心人的人,她有文化,有修养,同情弱者,对他们的苦难感同身受。照顾作者生意,坐他的车;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表现在关心老王生活,三轮改成平板三轮,生意不好做,作者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作者的女儿也像她一样,知道老王有夜盲症,送给他大瓶的鱼肝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