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数学寒假作业第2天理【课标导航】1.掌握函数概念,了解映射的概念;2.会求常见函数的定义域.一、选择题1.与函数f(x)=|x|是相同函数的是()A.y=B.y=C.y=elnxD.y=log22x2.若对应关系f:A→B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则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对应元素B.A中两个元素在B中的对应元素必定不同C.B中两个元素若在A中有对应元素,则它们必定不同D.B中的元素在A中可能没有对应元素3.如图所示,①②③三个图象各表示两个变量x,y的对应关系,则有()A.都表示映射,且①③表示y为x的函数B.都表示y是x的函数C.仅②③表示y是x的函数D.都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4.设,则()A.B.C.D.5.设函数和g(x)分别是R上的偶函数和奇函数,则下列结论恒成立的是()A.+|g(x)|是偶函数B.-|g(x)|是奇函数C.||+g(x)是偶函数D.||-g(x)是奇函数6.如右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象限内,△AOB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设直线x=t(0≤t≤2)截这个三角形可得位于此直线左方的图形的面积为f(t),则函数y=f(t)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大致是()7.设f(x)=2x+3,g(x+2)=f(x),则g(x)=()A.2x+1B.2x-1C.2x-3D.2x+78.设函数,若,则()A.B.C.D.二、填空题9.已知函数(x)=f(x)+g(x),其中f(x)是x的正比例函数,g(x)是x的反比例函数,且()=16,(1)=8,则(x)=.10.函数的定义域为.11.已知a,t为正实数,函数f(x)=x2-2x+a,且对任意的x∈,都有f(x)∈.若对每一个正实数a,记t的最大值为g(a),则函数g(a)的值域为.12.已知函数(),定义函数,给出下列命题:①;②函数是偶函数;③当时,若,则有成立;④当时,函数有个零点.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三、解答题13.等腰梯形ABCD的两底分别为AD=2a,BC=a,∠BAD=45°,作直线MN⊥AD交AD于M,交折线ABCD于N,记AM=x,试将梯形ABCD位于直线MN左侧的面积y表示为x的函数,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14.(1)求函数f(x)=的定义域;(2)已知函数f(x2)的定义域是[-1,1],求f(2x+1)的定义域.15.已知函数f(x)=(1)画出函数的图象;(2)求f(1),f(-1),f[f(-1)]的值.16.已知二次函数满足,且方程的两根平方和为10,图像过点(0,3).(1)求函数的解析式;(2)若函数对任意总有恒成立,求实数取值范围.四、链接高考17.如图,长方形物体E在雨中沿面P(面积为S)的垂直方向作匀速移动,速度为,雨速沿E移动方向的分速度为。E移动时单位时间内的淋雨量包括两部分:(1)P或P的平行面(只有一个面淋雨)的淋雨量,假设其值与×S成正比,比例系数为;(2)其它面的淋雨量之和,其值为,记为E移动过程中的总淋雨量,当移动距离d=100,面积S=时。(Ⅰ)写出的表达式(Ⅱ)设0<v≤10,0<c≤5,试根据c的不同取值范围,确定移动速度,使总淋雨量最少。第二天1.A2.B3.C4.C5.A6.D7.B8.D9.3x+10..11.(0,1)∪{2}12.313.y=14.(1)(-3,0)∪(2,3);(2)[]15.(1)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2)f(1)=12=1,f(-1)=-=1,f[f(-1)]=f(1)=1.16.(1);(2).17.(I)由题意知,E移动时单位时间内的淋雨量为,故.(II)由(I)知,当时,当时,故。(1)当时,是关于的减函数.故当时,。(2)当时,在上,是关于的减函数;在上,是关于的增函数;故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