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语文诗圣杜甫的忧思情怀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诗圣杜甫的忧思情怀作者姓名郑作平所属单位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联系地址济宁市微山县第一中学联系电话13562403146电子邮箱zzp6218@126.com邮政编码2776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一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杜甫的思想核心是的仁政思想,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他,对的腐败、生活中的现象都给予揭露和批评。他同情人民,甚至情愿为解救人民的苦难做出。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以最普通的老百姓为主角,由此可见杜甫的。本单元将通过鉴赏杜甫的诗,结合杜甫的人生经历,感悟杜甫的至真至情的家国情怀。本单元选题以人教课标版必修三的《杜甫诗三首》为中心,联系学生初高中所学的有关杜甫的多首诗歌,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走近杜甫的爱国诗。指导学生诵读《望岳》《春望》《蜀相》《秋兴八首》《登岳阳楼》《登高》六首诗歌,捕捉诗中表达情感的共性,感受杜甫的家国情怀。专题二,杜甫的人生经历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杜甫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人生经历对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专题三,感悟杜甫的忧思情怀。进行班级内诗词诵读比赛,设计“诗圣杜甫的忧思情怀”的文学评论写作,发在班级博客上,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杜甫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的主要成就。2.能够依据杜甫不同人生阶段的诗歌特点,综合分析其人生经历对诗歌创作的影响。3.能够辩证地认识人生历程中不同阶段共同的理想追求,探究这种追求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等学习活动,增强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在品味杜甫情怀的过程中,学会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评价人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团队合作学习的自觉意识。2.感悟杜甫的忧思情怀,培养感悟人性中至正至纯的美。3.利用网络平台交流和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研究成果,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2.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审美活动。未来社会更崇尚对美的发现、追求和创造。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3.《标准》突出强调学生应该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以体现必修和选修课程的共同目标和价值。注重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对中华文化的体认,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底蕴是高中语文课程所特有的魅力,体现了浓郁的人文情怀和广阔的人文视野。4.中国文化是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是使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绵延不绝的血脉之根,而中国文学记载着久远而优秀的中国文化,《楚辞》的诡谲奇丽,《诗经》的质拙朴实,唐诗的雍容华贵,宋词的典雅绮秀,都通过文学语言显现出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体现出一种民族文化精神,一脉中国气派。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学,就是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使得它们与学生自己的文化保持着割不断的心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