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三语文变形记教案【同步信息】一.教学内容:1.单元概述2.变形记第四单元一、单元说明本单元首次学习外国现代派文学,集中选入四篇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目的在于全面了解当代世界文学的发展和变化,初步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开拓视野,理解和掌握世界各民族文学的优秀成果,吸收西方现代文化的精华,尊重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在与现实主义作品比较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和欣赏变形、夸张、象征、怪诞、人物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等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学习本单元,要在反复研读课本所选作品的同时,认真阅读《语文读本》中编排的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和课外其他尽可能接触到的类似作品,以增强感性认识,开拓视野。还要大体了解每部作品的写作背景,尤其是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对情节和主题可以适当介绍和把握。二、重难点对艺术特点的把握则应该是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变形记》的难点在于理解“卡夫卡式”的特色,即化奇异为平凡,把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无法解释的事件安置在最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环境中,让荒谬悖理与合情合理、虚幻与现实这两类对立的因素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展现出一幅神秘、魔幻、梦魇般的非现实的、好像又是现实中处处可以见到的图画,理解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墙上的斑点》的难点在于,意识流小说通过象征暗示、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等方式,表现的一种“内心真实”究竟什么;意识流小说作家为什么否认客观的真实;如何理解意识流小说与传统小说的区别等等。《等待戈多》作为一部荒诞剧的代表作品,其荒诞性表现在哪里,该如何理解;怎样理解剧本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与传统戏剧区别何在等等。《百年孤独》作为一部最具代表性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可感,充满生动的细节描写,可读性非常强,这些方面与现实主义小说无异;但它又是魔幻的,这魔幻究竟表现在哪里?与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根本区别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一种艺术形式,才能充分地表现它描写的生活?总之,四篇作品,各是四种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其难点便是:各自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如何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三、方法指导1、学习这些课文前,可先阅读本单元的附文《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戏剧简介》,使自己在阅读前有个知识准备。2、尽可能课下阅读整部作品或同类作品,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等待戈多》《百年孤独》都可以引导进行全文阅读。3、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讨论,尤其对于自己不太熟悉、不太理解的流派,更要有学习的耐心和探究的精神。总之,学习教学本单元,要始终用比较的方法,先是理论上需要了解一点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派别文学的继承与创新关系;再是要理论联系实际,看现代派文学理论是如何在这些课文中体现出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四篇课文中,因为大多是节选,所以有些不见得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文学派别的理论观点。不需要记住一些现代派文学的概念、理论、术语,而是引导尽量多接触一些这类的作品,了解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养成尊重多样文化的态度。决不能认为自己看不懂的就一定不是好作品,更不能因为作品中有一些消极悲观的思想,而全盘否定、上纲上线。10.变形记学习重点一.了解并体会表现主义小说的艺术特征。二.学习本文情节荒诞离奇,而细节生动细腻的写法。学习内容一.表现主义小说表现主义是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盛行于西方世界的一种文艺思潮。它首先出现在德国,盛行于奥地利,进而在瑞典、波兰、英、法、美等国广为流传。它起于绘画,后来在音乐、戏剧、小说、电影等整个文艺领域中获得发展。据1980年11月13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分析,表现主义打响了二十世纪反主流文化的第一炮。它是那些中产阶级的浪子的不满和沮丧的产物,是一种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的反叛形式。表现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的画展上,原是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标题。1911年,德国画家沃林格尔在《狂火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首次借用了这个词来称呼析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这一术语被人们普遍承认和采用。作为一种文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