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论复习提纲第1页共6页地球概论复习提纲地球和天球第一节地球和地理坐标概念: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叫地轴。地极:地轴通过地心,它同地面相交的两个断点,是地球的两极,分别叫北极和南极。经线: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圈,它们在南北两极相交,并被等分为两个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纬线:一切垂直于地轴的平面同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纬线。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那条经线,被公认为本初子午线,即0°经线。纬度(线面角):本地法线同赤道面的交角就是所在地的纬度。一地的纬度,就是这个地点相对于赤道面的南北方向和角距离。经度(两面角):一个是本地子午线平面,另一个是本初子午线平面,两个平面的夹角,即为本地经度。理解: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理论上“亦东亦西”,实际上“非东非西”。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北半球逆时针,南半球顺时针。第二节天球和天球坐标概念:天穹:人们所能直接观测到的地平之上的半个球形的天空。天球:天球就是一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象球体。地平圈:地平圈是通过地心,且垂直于当地铅垂线的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天赤道:天赤道是地球赤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黄道:黄道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平面的无限扩大,同天球相割而成的天球大圆。白道:月球轨道在天球中的投影。天顶、天底(Z、Z’):地平圈的两极是天顶和天底。天南极、天北极(P、P’):天赤道的两极是天北极和天南极。黄北极、黄南极(K、K’):黄道的两极是黄北极和黄南极。子午圈:通过南点和北点的平经圈卯酉圈:通过东点和西点的平经圈地球概论复习提纲第2页共6页记忆:天球坐标对照表计算:北极高度=地理纬度=天顶赤纬恒星时=赤经+时角地平坐标:E、S、W、N四点高度均为0,方位分别为270°、0°、90°、180°。上点Q、下点Q’方位0°、180°第一赤道坐标系:E、S、W、N时角18、0、6、12,上点、下点、天顶、天底时角0、12、0、12。关键在于记住各坐标系中经度、纬度的计量方法及各坐标系的联系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三节恒星和星系概念: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天体。星座:星座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视星等:表示天体亮度的等级。绝对星等:表示天体光度等级。双星:有一些恒星是成双成对的,被称为双星。变星:恒星的光度在短时期内会发生明显的、特别是周期性的变化,这样的恒星为变星。新星:爆发变星中,亮度在很短时间内(几小时之几天)突然剧增、然后缓慢减弱的恒星叫新星。超新星:爆发规模特别大的变星叫超新星。脉冲星:有规律的发出射电脉冲讯号的新型变星成为脉冲星。银河系星系:密集在银河中的无数恒星,连同散布在天空各方的点点繁星包括我们太阳系在内都属于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称为银河系。河外星系:所有星系(除银河系外),统称为河外星系。天文单位(日地平均距离):地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1.49600000km光年:光在一年里在真空中传播的距离。秒差距:天体对于日地距离夹角为1’’时,天体与日的距离。恒星的自行:恒星的空间速度中的切向速度,是同视向速度相垂直的分量,它表现为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移地球概论复习提纲第2页共6页记忆:天球坐标对照表计算:北极高度=地理纬度=天顶赤纬恒星时=赤经+时角地平坐标:E、S、W、N四点高度均为0,方位分别为270°、0°、90°、180°。上点Q、下点Q’方位0°、180°第一赤道坐标系:E、S、W、N时角18、0、6、12,上点、下点、天顶、天底时角0、12、0、12。关键在于记住各坐标系中经度、纬度的计量方法及各坐标系的联系。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环境第三节恒星和星系概念:恒星:恒星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够自身发光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天体。星座:星座是指天上一群在天球上投影的位置相近的恒星的组合。视星等:表示天体亮度的等级。绝对星等:表示天体光度等级。双星:有一些恒星是成双成对的,被称为双星。变星:恒星的光度在短时期内会发生明显的、特别是周期性的变化,这样的恒星为变星。新星:爆发变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