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培育学生观察、比较、猜想、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3、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训练2、填一填。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曹冲称象。2、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有关资料的介绍。(板书课题)老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小组合作讨论)老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三、合作沟通,自主探究1、体验1吨的重量,课件出示课本第31页主题图。一个同学的体重是25千克,背一背什么感觉?40个有多重?(小组合作讨论)得出1000千克是一个很重的质量,数学上规定用1吨来表示1000千克,即1吨=1000千克。2、谈话:在了解1吨有多重之前,我们再来解决一个问题,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列式:100×10=1000(千克)即1000千克=1吨。3、即时训练(课件示)。4、小结。四、巩固应用1、填数。先让学生独立练习,再集体反馈,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猜一猜。3、小动物过桥。4、我会填。5、推断。6、读一篇日记,再回答提出的问题。五、课堂小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教学反思:“吨的认识”是人教版第五册第3单元的知识。本课教学前,学生对重量单位千克和克有了较深的认识,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作了知识的铺垫。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重量单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这不仅是生产和日常生活的需要,也为以后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在本节课教学时先通过故事和欣赏图片引出“吨”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吨”这个质量单位的产生是生活的需要。在讲授新新课时,让学生抱一抱朋友,再次感受到千克与吨的作用,假如把全班同学平均每人的体重看做是25千克,几个这样的同学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由此得到了吨与千克化聚的方法,在这样的感受中生成了新知,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本节课的练习设计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兴趣。如在练习中出现的一篇有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日记,由于单位的错用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已经哈哈笑。做这样的练习既有趣又联系生活,同时也巩固了新知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积极性。而在小组合作方面,大胆放手,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去思考去制造。另外,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让学生感到很好的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视效果。《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育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老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老师提问: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日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3、老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老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老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二、合作沟通,自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