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亚洲》知识点总结·第一节亚洲概述一、位置与范围1、半球位置:亚洲绝大部分位于北半球、东半球。2、经纬度位置: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1)跨纬度:80°N~10°S——南北跨纬度最多的大洲,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2)跨经度:25°E~170°W——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3、海陆位置(1)亚洲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2)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亚、北美分界线:白令海峡。4、亚洲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二、地理环境1、地形地势(1)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亚洲最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最高高原是青藏高原,其主峰是珠穆朗玛峰)(2)地势起伏大,高低最悬殊,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面倾斜延伸,中间高,四周低。(3)大陆东缘有岛弧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2、河流湖泊(1)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海洋。(2)内流流域面积大,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荒漠和半荒漠地带。3、气候(1)气候复杂多样:[原因:①跨纬度广,有寒、温、热不同温度带的气候类型;②东西距离长,气候的海洋性和大陆性差异明显;③地形复杂多样,加剧了气候的复杂程度。](2)季风气候显著:[原因:亚洲处在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上,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东亚:夏季风—东南风,冬季风—西北风;南亚:夏季风—西南风,冬季风—东北风。①温带季风气候:35°N~55°N,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2②亚热带季风气候:25°N~35°N,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③热带季风气候:10°N~25°N,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3)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温带面积最广阔,有广阔的陆地远离海洋。4、人口:人口最多的大洲,中国、日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人口过亿。·第二节东南亚一、位置与范围1、经纬度位置:92°E~140°E,10°S~23.5°N2、海陆位置:亚洲、大洋洲、太平洋、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本区咽喉。3、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群岛)4、国家(1)中南半岛: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2)马来群岛: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菲律宾、文莱。(3)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越南、缅甸、老挝与中国接壤。二、自然与社会环境1、地形地势:中南半岛:与我国山水相连,地势北高南低,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山岭众多,多火山、地震。2、河流:中南半岛:多源自中国,上游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水流平缓,冲积平原;马来群岛:河流短促、流急,水量水能丰富。(湄公河是东南亚最长、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3、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马来半岛南部、马来群岛4、矿产:石油(印度尼西亚、文莱);锡矿(马来西亚)5、作物:水稻(泰国、缅甸、越南)、天然橡胶(泰国)、椰子(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油棕(马来西亚)6、居民:东南亚是世界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省、福建省。·第三节南亚一、位置与范围1、经纬度位置:60°E~97°E,0°~37°N2、海陆位置:背山面海(山:喜马拉雅山脉;海: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印度洋)3、范围:南亚次大陆以及斯里兰卡岛等岛屿。4、国家:7个国家,1个地区(1)内陆国:尼泊尔、不丹(2)临海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3)岛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3(4)地区:克什米尔(5)与中国接壤: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二、自然地理环境1、地形地势(1)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地表崎岖,起伏大(林业);(2)中部: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地势平坦(粮食种植业);(3)南部:德干高原,高原较平坦,西部略高,东部略低(棉花种植)。2、河流: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巴基斯坦重要水源);恒河(注入孟加拉湾,印度圣河);布拉马普特拉河(雅鲁藏布江,注入孟加拉湾)3、气候(1)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