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花都区赤坭镇剑岭小学乌石分教点黄群珍【摘要】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我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关键词】书写习惯预习习惯课内、外学习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习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高境界;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习的成功带来困难。大纲也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好习惯就像是我们生命的枝上盛开的一朵美丽的小花,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识字、写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培养练字、赏字,也应该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项。学生就像一张白纸进入学校,绝大部分学生在老师的教育下,字迹写得很不错,并没有乱写乱画的现象,看了学生的作业,家长们感到非常欣慰。随着上学时间的加长,学业负担不断增加,学生就开始不注意自己的书写了,老师也就只顾作业任务是否完成,对学生的书写也就放松了。这样几年下来,学生的书写习惯就很差了,怎么办?我认为要抓源头,促中间,督漏洞,还要经常鼓励学生,对于书写优美的学生作品要经常向全体同学展示,以此来带动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并对学生不同时期的作品定期展示对比,对于学生的进步要多多鼓励和表扬,同时经常举行书法比赛,通过书法练习来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我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练字帖,每天练一页字,这样在考试中才能有一个整洁的卷面!二、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预习的目的在于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个总体的了解,以便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讲,集中精力解决好新课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学习新课前必须预习。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首先有利于听课时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走,对听课的内容理解快,做笔记的选择性强;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上课前先预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以及上课时所需要准备的用具,找出不能理解的知识点和易混点。这样便于上课时更能集中精力听预习时不能理解的知识点,澄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也能便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集中力量突破知识难点,同时也能使学生分配好上课时学习的时间,若预习时自己已经弄懂的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将精力转移到知识的应用上去,不需要再去花时间学习自己已经明白的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就更有精力投身于自己认为较难的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使“不同的人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真正落到实处。预习时要逐词逐句阅读相关学习内容,联系以前所学过的相关知识,深刻理解本节课知识的重点和难点,画出哪些地方不会,并及时做好记录,为下一节上课做好充分的思想基础。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了,需要每天坚持预习。同时,在预习的时候应做到看、做、思相结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预习当作任务来完成,而要将它看作是学习新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来看待。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边看书边做记号“圈、点、勾、画、批”。圈点的过程就是提炼重点的过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我是这样进行的:要求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在每页纸的中央划一条竖线,左边一半做预习笔记,右边一半做听课笔记。预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预习提示的方式,学生在阅读新章节内容后完成老师布置的问题;一种是通过阅读有关内容后找出本章节的重点和难点,还可以布置学生提前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实验。三、培养学生课内学习的良好习惯学生的学习时间主要在课堂上。课堂上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决定于学生获取书本知识的多少。首先,上课前要做好上课的准备,包括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