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树爷爷画像(教学设计)课文题目给树爷爷画像所在单元:第三单元课时1课时课型: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通过画“树”,培养学生运用粗、细、疏、密的各类形式的线条表现树的纹理或想象中的树,初步理解运用“线描”。2、学生在观察、记忆与创作中懂得注意保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线条表现大树纹理。难点:运用粗、细、疏、密的线条表现大树的纹理。教学资源及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比较感受大树的纹理和线条特征。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课件勾线笔(粗细两用)课前做好上课准备。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树爷爷带领我们认识它的朋友”,感知树爷爷的基本形状特征,通过提问:“怎样才能让树爷爷看到自己的样子”引入课题《给树爷爷画像》。2、继续提问:不同树爷爷身上的纹理有什么特征、像什么呢?想像:树爷爷纹理像层层的鱼鳞、像长满瘤子的怪兽、像干裂的木地板、像爬行的小蛇。3、引导学生说出并画出自己知道的各种线条。4、找一找树爷爷身上的线条。1、通过听、看了解“树”苍老、古朴等形态特征。2、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记忆描述老树树皮的纹理特点。发挥想象进行口头表述。3、学生回忆学过的知识,说出并画出自己知道的各种线条。4、认真观察并找出树爷爷身上的各种线条。1、在本课的开始就以故事独特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2、通过问答,唤起学生对图案、纹理的形象记忆,同时也体现学生对头脑形象的口述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想象。3、引导学生自己画出线条,代替教师直接的讲叙,通过师生讨论交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体现课堂的“以生为5、展示树的线描画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线条粗细差别:粗:突出轮廓细:刻画细节6、欣赏、学习给树爷爷画像的步骤图。7、提出作业要求:画出大树的纹理或你想象中的大树爷爷。8、展示与评价。选出有特色的学生作品,在黑板上展示,自评与他评。评价点:(1)画面饱满。(2)树干姿态优美。(3)线条种类丰富。(4)粗细线条结合使用。9、课后延伸:环保教育,认识树的年轮。5、体会线条感觉。6、在观察中,学习怎样给树爷爷画像。7、学生根据作业要求进行创作。8、评价阶段采用两种评价方式,一是让学生进行自评,分析自己的作品;二是让学生评价他人的成果。9、学会表现美,更应该保护美。认识树的年轮。本”。4、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5、通过欣赏范画,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线描初步形成感知,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6、通过观察、学习绘画步骤,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基础,同时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7、学生成功感的体现。8、展示学生作品,积极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9、在观察、记忆与创作中懂得注意保护树木,保护好生态环境,通过“年轮”的学习,了解树的自然科学常识拓展环保教育,认识树的年轮。课堂小结学会观察发现身边的美,“美”无处不在,妙在如何去发现美、创造美。家庭作业板书设计给树爷爷画像纹理线条教学评估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