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飞起来(科学、语言)活动目标:1、乐于自制动画小鸟,愿意和同伴交流自己的制作方法和感受。2、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自制会动的小鸟的方法。3、发现眼睛看着连续转动的两幅翅膀在不同位置的小鸟时,感觉小鸟在飞。活动重点: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自制会飞的小鸟的方法;活动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眼睛看着连续转动的两幅翅膀在不同位置的小鸟时,感觉小鸟在飞这一秘密。活动准备:1.幼儿有一定的粘贴技能。2.资源包材料:教学CD《瑶族舞曲》(供幼儿在玩“会飞的小鸟”时使用);游戏棒。3画有小鸟的6厘米×8厘米白纸板若干张(其中有的小鸟头向左,有的头向右:翅膀有的微微收拢,有的打开);空白的白纸板几张;双面胶、胶水。活动过程:1.观看魔术表演:会飞的小鸟。导入活动。(1)出示两只小乌,营造魔术的氛围,请幼儿看看说说它们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2)悄悄将两只小鸟背对着固定在游戏棒上,表演魔术:会飞的小鸟。提问:看完魔术你发现了什么?2.观察讨论,怎样制作魔术道具。(1)介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制作魔术道具:看看这里有什么?怎样制作魔术道具?(2)先请幼儿自由讨论,再请幼儿在集体中讲述自己的办法,教师视情回应。3动手自制魔术道具,尝试变魔术。(1)幼儿自由选择合适的材料参与制作活动(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已画好的小鸟或利用纯白纸板自画小鸟),教师巡回观寨,针对幼儿的不同情况适时给予指导。(2)幼儿尝试变魔术。4交流变魔术的情况,了解制作方法。(1)提问:你的魔术变成功了吗7你是怎样变的?(2)师幼共同小结制作方法:两只翅膀在不同位置的小鸟图,背对背贴在一起,快速转动,看上去它们就像飞起来了,有些动画片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5和着教学CD《瑶族舞曲》一起变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