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四节第2课时(硫酸和硝酸的氧化性)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或操作中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着量筒壁慢慢的注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并不断搅拌B.浓硫酸具有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C.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布拭去,再用水冲洗D.浓硫酸与铜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下列有关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3.如图小试管中盛有几毫升水,与大试管连通的U形细玻璃管内放有少量水(已染成红色)。如沿小试管壁小心地慢慢注入3mL浓硫酸,静置片刻后,U形细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液面现象是()A.左高右低B.左低右高C.左右一样高D.来回振动4.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发生。当加入一种盐后,铜粉的质量减少,溶液呈蓝色,同时有气体逸出。该盐是()A.Fe2(SO4)3B.Na2CO3C.KNO3D.FeSO45.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A.铜和浓硝酸反应B.铜和稀硝酸反应C.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6.欲迅速除去铝壶中的水垢又不损坏铝壶,最佳的方法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A.浓盐酸B.稀硝酸C.冷的浓硫酸D.冷的浓硝酸7.往浅绿色的Fe(N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时,溶液的颜色变化应是()A.颜色变浅B.逐渐加深C.没有改变D.变棕黄色8.在Fe、Cu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硝酸并微热,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a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并加热,充分振荡后剩余金属bg,则()A.a可能等于bB.a一定小于bC.a可能大于bD.a一定大于b9.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适量的铜片并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A.小于0.45molB.等于0.45molC.在0.45~0.90mol之间D.大于0.45mol10.下列反应起了氮的固定作用的是()A.氨经催化氧化生成NOB.NO与O2反应生成NO2C.N2在一定条件下与Mg反应生成Mg3N2D.NH3与硝酸反应生成NH4NO311.下列事实与浓硫酸表现出的性质(括号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敞口久置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增大(脱水性)B.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氧化性、酸性)C.蔗糖与浓硫酸反应中有海绵状的炭生成(吸水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某些气体(不挥发性)12.(2010年江苏省泰州市期末)北京2008奥运会金牌为金镶玉,直径为70mm,厚6mm。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金牌中金属的成分提出猜想:甲认为该金牌是由纯金制成;乙认为该金牌是由金银合金制成;丙认为该金牌是由黄铜(铜锌合金)制成。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取制造这种金牌的材质粉末少量进行实验,加入下面一种试剂来验证甲、乙、丙猜想的正误,该试剂应是()A.硫酸铜溶液B.稀硝酸C.盐酸D.硝酸银溶液13.某单质跟足量浓硝酸反应,如果参加反应的单质与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元素在生成物中所显示的化合价可能是(双选)A.+1B.+2C.+3D.+414.将0.1mol铜与40mL10mol/LHNO3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amolH+,由此可知()A.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1B.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49LC.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2-a)molD.反应后溶液中所含NO3-的物质的量为0.2mol二、非选择题15.100mL2mol/L的稀硝酸与1.92g铜充分反应后:(1)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L,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mol。(2)若溶液的体积不变,则反应后溶液中的H+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NO3-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6.浓硫酸具有:A.强酸性;B.强氧化性;C.高沸点、低挥发性;D.脱水性;E.吸水性等性质。以下过程主要表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请将答案前的字母分别填入括号中。(1)用NaCl固体和浓H2SO4在加热条件下制氯化氢气体()(2)用磷矿粉[主要成分Ca3(PO4)2]和硫酸反应制磷酸()(3)热的浓硫酸与铜片反应()(4)浓硫酸干燥H2、O2、Cl2、HCl和SO2等气体()(5)常温下可以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浓硫酸()(6)胆矾放在盛浓硫酸的干燥器中变成白色粉末()(7)不能用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