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育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律育原理英文名称:ThePrincipleofMoralEducation课程类型:必修课总学时:54讲课学时:54学分:3适用对彖:大学本科教育学专业学生先修课程:教育学基本原理、教学原理、课程理论一、课程简介德育原理是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德育现彖及其规律的学科,具有鲜明的思想性、生活性、人文性和实践性。通过对德育的本质与功能、德育对象、德育目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德育课程、德育方法、德育主体、学校德育的社会环境等内容的研究,掌握德育理论和道德判断的方法,确立德育的价值取向与基本规范,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德育原理是教育理论的基础学科,教育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德育概念、德育理论、德育原则、德育方法,使学生能够合理地分析判断道德现象,培养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形成积极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德育的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历史,掌握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探索和揭示德育规律,建立科学的德育理论体系,指导德育实战。三、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和研究,了解德育的基本常识,掌握德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寻求观察德育问题的多种视角,构建分析问题的理性框架,探索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在此基础上形成道德判断的能力以及积极的人生态度。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德育理论与实践有总体的认识;2、牢固掌握德育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现代西方德育理论的主要流派及我国道德教育实践中的主要经验教训,了解当代德育理论发展的前沿动态。3、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能利用德育理论来分析和解决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从爭道德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德育概述第一节德育的内涵一、广义德育与狭义德育二、比较视野中的“德育”三、德育的含义第二节德育姻变一、德育形态的姐变2二、德育概念的姐变第三节学习德育原理的意义、任务与内容一、学习德育原理的意义二、学习德育原理的任务三、德育原理内容概览第二章德育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新视阈第一节德育的理论基础一、德育的哲学基础二、德育的心理学基础第二节德育研究新视阈一、公民教育与德育二、生命教育与德育三、生命道德体验与德育四、情感教育与德育五、信仰教育与德育六、生活德育第三章德育功能第一节德育功能概述一、德育功能的内涵二、德育功能的分类三、德育功能的多维分析第二节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一、品德形成功能二、智慧发展功能三、审美愉悦功能第三节德育的社会性功能一、政治功能二、经济功能三、文化功能第四节德育功能的内部关系与实现一、德育诸种功能之间的关系二、正确认识德育功能的实现第四章德育目的第一节德育目的概述一、德育目的的基本内涵二、德育目的的基本特征三、德育目的确立的依据四、德育目的的基本功能第二节德育目的的形态与结构一、德育目的的形态二、德育目的的结构第三节我国的德育目的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德育目的的变化过程二、中小学德育目的的变化特征三、中小学德育目的的实现3第五章德育主体第一节作为德育主体的教师一、教师德育主体及其构成二、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三、教师德育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第二节作为德育主体的学生一、学生是道德学习的主体二、学生的道德发展三、学生的道德主体素养四、当代中小学生道德发展的特点第三节德育主体间的关系一、德育主体间关系的表现二、建构德育主体间理想关系的策略第六章德育内容德育内容的历史演进一、古代的德育内容二、近代学校德育内容三、现代学校德育内容第二节我国学校的德育内容一、新中国德育内容的历史沿革二、我国学校德育内容的基本构成第三节德育课程概述一、德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二、德育课程的类型第七章德育方法第一节德育方法概述一、德育方法的含义二、德育方法的功能第二节我国常用的德育方法一、说服法二、示范法三、讨论法四、角色扮演法第三节德育方法应用一、德育方法选择的依据二、德育方法选择的原则三、德育方法的合理配置第四节德育手段一、语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