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乌鸦喝水》第二课时冯婉秋【教材分析】《乌鸦喝水》是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这一单元的主题是“遇到困难怎么办?动动脑筋,你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课文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方法解决。这个故事内容简单明了,一年级同学大多听过。设计理念,创设实践活动,给同学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同学质疑问难,开掘同学的发明潜能,激活同学的思维和想像力。尊重同学的个性,重视同学的自我反思,相互评价,促进同学的发展。注重同学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口渴、到处、渐渐”等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使用“渐渐”一词。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乌鸦在“找水喝”到“喝着水”这一过程中心情的变化。能简单地复述故事并懂得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重难点】1.朗读、感悟课文。2.明白遇到困难应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道理。【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装有半瓶水的透明)瓶子,石子,生字卡片;【设计理念】精心创设实践活动,以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谈话导课。(课件出示伴有乌鸦的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乌鸦喝水》的故事。1(出示1课题并齐读)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的朋友(出示乌鸦图片2,问:你们认识它吗?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只聪明可爱的乌鸦,从哪里可以看出它的聪明可爱呢?读了课文你就知道了。)二、朗读课文,复习巩固。(出示幻灯片3,4)1.同学们,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谁读得最棒。(在课文中标出自然段序号。)2.检查、指导: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巩固记忆。(出示课件4,5)乌---鸟鸦---鸭喝---渴办---为乌鸦喝水口渴瓶子石子办法渐渐3.请你们大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想一想,从这篇课文中,你们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由于一年级的儿童活泼好动,上课时注意力易分散,上课伊始,教师通过生动的形式带领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上节课所学字词,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创设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三、图文对照,体验乌鸦心情。1.(出示幻灯片7):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1)课文哪里是写这幅图的?找出来认真读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乌鸦口渴了)(2)思考:乌鸦口渴了,它是怎么找到水喝的?(到处找水喝)(3)体会:在读的过程中,你能体会到乌鸦的什么心情?(难受)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请学生读。2.大家都有过口渴的感受吧?(口渴了真难受!)(1)我们可爱的乌鸦没有放弃找水,这不,它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瓶水。想一想,这时它的心情如何?(高兴)(出示幻灯片8)(2)正当乌鸦高兴的时候,它又遇到什么困难?你能找出这个句子画下来吗?快试试。(指名读句)(3)(出示幻灯片9):可是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思考:你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乌鸦为什么没有喝着水?(──水不多、瓶口小)(4)这时乌鸦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难过,失望,着急……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体会乌鸦的心情。(乌鸦心情很难过,很失望,很着急……)(抓住“可是”一词,反复朗读第二句---落差很大,就像从山顶跌到谷底!)2你很着急地读一读吧!(指导学生朗读)3.我们都体会到了乌鸦着急的心情。可是光着急不能解决问题呀!那么应该怎么办呢?──(想办法)4.乌鸦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吗?大家读读课文。(1)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过渡:那么它想出什么办法来了?它是怎么做呢?用“”在文中画出来。(打开书迅速找一找)(2)(出示幻灯片10):乌鸦把小石子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想一想,乌鸦怎样把小石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