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当前青少年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初探连山中学唐金娥当今时代,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存竞争的加剧,尤其是生活方式的多样化,青少年学生除了要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外,还要面临学校、社会、家庭中的许多问题,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各种个性心理障碍纷繁复杂。笔者认为,当前青少年学生个性心理障碍主要有下列几种类型。一、自卑心理。这类学生基础差,求知欲,上进心受到挫折,缺点多,难改正。有一部分学生生理有缺陷,有一部分学生家庭不完整。二、羞怯心理。这类学生怕被人讥笑,怕老师批评,怕家长责罚,性格多表现为内向型,不善于交际。三、逆反心理。这类学生有很强的自尊心,一旦受到轻微伤害,立即表示出强烈不满,以反常行动显示自己的存在,如公开违纪,与师长顶撞等,有时甚至故意不听有益的劝告。四、惰性心理。这类学生思想不上进,不肯用功,只图一时安逸,缺乏远大理想,“玩”字当头。五、疑虑心理。这类学生对周围的人或事物常常持怀疑和警戒的态度。六、压抑心理。这类学生常常表现为心理封闭,少言寡语,不苟言笑。七、傲慢心理。这类学生虽然成绩较低、品行不良,但丝毫没有羞怯之感。八、掩饰心理。这类学生自尊心较强,有爱“面子”的思想,常常编造谎言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九、自我表现心理。这类学生平时少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常常寻找另一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甚至用一些错误的方式。有道是:学习不好会误事,品德不好会坏事,坏事比误事更可怕。而品行的好与坏,往往说明了这个人的心理是健康还是存在障碍。青少年学生性格尚处于不稳定期,心理最容易产生上述这些障碍。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采用有效的方法,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使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对于这帮助被教育的人,完成其心理疏导的过程,笔者认为,“春风化雨”式的教育,更能取到理想的效果。记得有位名人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乃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因为柔软胜于坚硬,和风细雨的言传身教,往往比暴风聚雨的拳头棍棒更加奏效。拯救高于惩罚,拯救一个人的灵魂,永远比制裁一个人的肉体要高明得多。当然各种类型的心理障碍,疏导起来也各有各的具体方法。笔者认为,疏导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表情、动作是看得见的思想信息,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他们的内心思想世界最容易直率地通过面部表情和行为动作毫不隐蔽地表现出来。因而教育者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脸色,掌握他们思想波动等有关情况。脸面是学生思想情绪的一个窗口,喜、怒、哀、乐都能在脸上表现出来,所谓“喜笑颜开”、“愁眉苦脸”等面部表情,反映了他们不同的思想状况。教育者即可根据青少年写在脸上的表情,认识他们的心理障碍是属于何种类型,再对症下药,找到疏导的办法。疏导的前提是理解。不是早就有人喊出“理解万岁”吗?在认识青少年心理障碍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理解,这种理解说到底就是一种宽容,就是一种对这类学生的自信。面对心理存在障碍的青少年学生,切忌失去信心,放任自流;切忌冷漠嫌弃,恶语伤人;切忌急于求成;切忌疏于交流,命令多于商量。二、热情的教育和帮助。怎样形式的教育最能让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易于接受?笔者认为,身教重于言教。有时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效果,甚至还可以达到千言万语的说服教育望尘莫及的效果。教师在青少年的心目中起着榜样的作用,他们的一言一行对青少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要疏导青少年的心理障碍,教师得严格要求自己,教师要成为各种行为的表率,牢牢记住“身正为范”。疏导者的这种“身教”,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要的是有一种至高无上的热情。热情是教育的前提,热情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热情起来、关心起来、体贴起来吧,学生永远会成为你精心打造的玉石!笔者曾有过这样的教育经历。笔者班上有一名男生,年龄比同班其他同学大三、四岁,个头高大,脾气古怪暴躁。一次,他与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