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美术新课程目标有效实施于课堂教学作者邵俊摘要:在新课改的大力推行下,高中美术课程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课堂目标和要求,如课程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等。笔者结合自己多年从事美术教学的相关经验,在文章中主要阐述了基于美术课程目标有效实施美术课堂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关键词:新课程目标;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高中美术新课程目标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也符合高中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基础性、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如何将美术新课程目标有效实施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项时代教育课题,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经验,论述如下:一、革新教育理念,重新定位教师角色高中美术新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注重教师的“教”转换成注重高中生的“学”。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先打破传统教学中不平等的师生关系,让高中生成为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主人,与教师一起投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中去。也就是说教师由以往课堂的说教角色转换成高中生美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以及配合者。高中美术教师应该将美术课程教学的核心放到怎样引导高中生“自己学”以及“动手练”上去,让教师确实成为高中生美术学习的启智者、指引者、全面发展以及健康个性的培育者。结合新课程目标,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几点:第一,创造优良的教学环境,激发高中生学习的内在潜力,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第二,引导高中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与高中生共同探讨实施学习计划;第三,养成高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美术学习方法。二、改革教育形式,建立符合高中生个性发展的课堂1、同步教学同步教学指的是全体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里学习一样的知识和内容,可以既经济又有效地大范围培养美术人才;可以发挥美术教师的主导功能;可以使美术教学最大限度的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可以让高中生获取系统的美术知识。在传授新的美术内容时、进行美术示范作画时、观看美术教学录像时、测验以及模拟考试等,都可以采用同步教学的形式。2.分项教学所谓分项教学,就是指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有关爱好,注入许多高中生喜爱的美术项目,符合高中生发展的需要。比如,笔者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在对高中生的兴趣实施摸底调查之后,就结合调查结果确定了5个项目:国画、卡漫、装饰画、电脑平面设计以及摄影。然后让高中生按照他们的喜好以及特长,在其中选出一项喜欢的项目来上课、学习。这样一来,方便美术教师进行因材施教,安排个性化的美术课程以及课程进度。而在美术课堂教学的分项组织上可以这样进行安排:三个班在一个时间上美术课,让高中生在五个项目当中自愿选择其中一项,由五位教师根据专项实施分组,然后重新分班进行分项教学。目前,分项教学的开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高中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增强了高中美术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高中生学习美术变得更加主动和轻松。美术教师通过创建宽松和民主的教学环境,能够帮助高中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去,从而提升了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3.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指的是把所有分项班级里面的高中生进行分组,采取“组内异质,组织同质”的分组原则。划分小组的时候应该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应该根据高中生相关的能力来进行高低搭配;高中生的性别搭配要合理等。小组内的人数通常以六人,每一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例如,在对静物写生之构图进行教学的时候,美术教师可以引导每个组选举一位学生,根据教师供给的作画静物,摆放出一项写生的静物,接着教师分别对各个小组摆放出的静物实施点评。通过对其的点评小结出静物构图的注意事项:静物间的大与小的搭配、前与后的虚实以及统一协调等的关系;四边形、三角形以及s图形等的构图方式。在实施写生的过程当中,将水平相对较高的高中生安排到前面进行作画,对在后作画的高中生能起到“相观而摩”的作用,间接的达到学生间的互助。4.个别教学所谓的个别教学就是指美术教师分别对高中生进行一个个的指导的教学方式。这一方式就是美术教师根据高中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的有针对性地指导。目前的教育注重的是人的内在精神、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