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虽然学校尚无任何心理辅导设施设备,但是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一、开设了班队课和设置了班务讲评时间。班主任老师每学期初做好特殊儿童(离异、留守、残疾儿童)统计,定期对特殊儿童进行访谈,同时依据政教行事历利用班队课、班务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辅导活动。二、开设了健康课和品德与社会。学校实施大教育策略,全体任科教师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并渗透到学科教育之中。尤其是担任健康和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老师,利用课堂阵地,积极对学生进行辅导教育工作。三、定期对班主任和学科教师进行培训。学校政教处、教导处定期对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同时积极参与省市级学科教师及班主任培训工作,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四、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1、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学校利用广播站、宣传栏、宣传手册、集会等进行了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宣传。2、开展班队主题活动。少先队依据政教行事历、按教导处课程设置,每双周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主题活动,进行“三生教育”等团体辅导活动。五、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1)学校心理咨询室尚处于挂牌阶段,还无任何设施设备。(2)学校尚无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和接受专业培训教师。(3)活动形式比较单一,推广面也不够大。目前我们只刚刚迈开第一步,在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将抱着真心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学生的精神,以更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团结奋进,开拓进取,为学生健康成长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成年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总结海沧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于2012年8月1日建成投入使用,8月3日举行揭牌仪式。创建以来,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受到广大未成年人及其家长、老师的欢迎,得到学校、社会的一致认可、好评,吸引兄弟市、区文明办前来交流考察,被授予“厦门市青少年健康人格工程示范点”和“厦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集体”称号。一、领导重视,机构完善。去年6月,中央文明办将市、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纳入《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测评体系》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区委书记郑云峰,管委会主任、区长吴南翔多次关心、过问、检查辅导站建设情况;投资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林世粦作出批示,协调财政、卫生、建设等部门,全力支持配合做好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工作,并亲自为辅导站揭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鹏程多次亲临现场检查指导辅导站建设和日常活动。各部门配合支持辅导站建设,成立了由区文明办牵头,区教育局、区卫生局、区财政局、区人劳局、区妇联、团区委等单位领导组成的“海沧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和检查指导,制定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的措施规划,分解任务,强化职责。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办公室加挂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牌子,增加一名编制,专职从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明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是面向全区未成年人及其社会支持系统服务的常设专门性、长期性、公益性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服务机构,制定了相应的专兼职工作人员行为规范,建立健全了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工作守则和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有平台、有机制,有人管、有人抓。二、经费保障,设备齐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辅导站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后,区卫生局大力支持,将石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楼的部分诊室腾出来作为辅导站场,省去建设及装修的大量财力和时间;区财政核拨29万元作为辅导站建站经费及2012年下半年活动经费,2013年开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活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区文明办积极争取上级支持,保证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创建了我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辅导站占地面积四百多平方米,分为综合办公室、心理咨询室、心理热线间、艺术治疗室、情绪宣泄室、团体活动室六间功能室以及户外心灵花园,配备了专业书籍、办公桌椅、咨询桌椅、沙盘沙具、宣泄器材、团辅器材、热线电话、艺术治疗器材、隐藏式的监控设备、网络测评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