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分期古代史:夏朝(BC2070)——清朝后期(AD1840)先秦时期: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魏晋南北朝: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隋唐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宋元时期:中国古代文明走向成熟明清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转型近代史:1840——1949(也有1919年说)现代史:1949——今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奴隶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封建社会)秦清朝(公元前221年——1912年)政治文明的形成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ClueClue线索线索这是谁家的宝贝?让我们从今天的社会现象,开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探索历程。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夏商政治形式•西周分封制•西周宗法制众多迷人的传说,向我们倾诉那个遥远的时代:女娲造人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起源时间、地点、原因、标志特点:政治权力的交接通常以禅让的方式实现2、夏朝的建立(前2070—1600)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变化部落首领(禹)禅让制(贤能)世袭制(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公天下”“家天下”国王(禹)国王(启)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民主,王位世袭制体现了专制。请你思考: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参考答案)观点:历史的进步。王位世袭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私有制发展的结果,阶级对立的产物。建立国家政权臣民选择1、反映我国禅让制被世袭制度所代替的史料是A.《国语》中记载“防风后至,禹杀而戮之”B.《越绝书》“禹穴之时,以铜为兵”C.《左传》“茫茫禹迹,划为九州”D.《礼记》“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以为礼”D有关“鼎”的成语,你知多少?“鼎”作为一种重要礼器,象征团结、统一和权威,是代表和平、发展、昌盛的吉祥物,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品格和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思考:西周的青铜器有何特点青铜时代和青铜文明有学者根据人们使用工具的不同,把人类社会的历史划分为石器时代、金石并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我国夏、商、西周时期正处于青铜时代,此时创造的物质文化成就突出,丰富多彩。因此,我们把这一时期的文明称之为“灿烂的青铜文明”。1)商的行政管理制度•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神权与王权结合•一切政事通过占卜决策2)商的政治制度对西周政治制度发展的影响国王:神权与王权结合,增加神秘感,巩固统治中央:相、卿士、师等的设立;地方:侯、伯等的设立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3、商朝的建立(前1600—1046)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有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有哪些?有哪些?有分封制和宗法制什么什么特点?特点?西周分封有何作用?西周分封有何作用?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天下归周目的巩固政权,有效统治内容分封对象:诸侯国义务:服从、镇守、随从、纳贡影响1、稳定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2、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基。时间:西周后期,春秋战国,秦朝原因:独立性,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是支撑周朝政权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宗法制保证王权的稳定由来: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承袭商末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特点)强化王权、保证贵族特权春秋战国日益削弱.其观念与传统继续传承质实等级隶属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凝聚宗族、家国一体宗法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等级制度系关基础:血缘关系王族、功臣、先代贵族破坏诸侯国权利:设官、建立军队、征赋等重要诸侯国:齐、鲁、晋、燕等分封制和宗法制3、后来出现诸侯国间的兼并战争,削弱了周天子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