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一课时: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长沙市雷锋学校郭兵一、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知道学生认知发展的起点,还要知道学生认知发展的终点,更要清楚学生认知发展的路径,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从起点到终点会经过的几个重要阶段,在每个阶段会有哪些障碍点。其中,确定学生认知发展的终点是至关重要的。这节课设计时确定的认知终点,不是知识与技能所达到的目标,而是对学生的化学学习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认识化学在人类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学生通过平板(学生机)将老师提前推送的课件、导学案、视频、课后作业,先自主学习,课堂中,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完成本节内容得重难点,精要梳理归纳本节内容,借助平板辅助教学的智慧课堂,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二、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人教版必修二的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化学理论知识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密切结合,本章内容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2.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生通过阅读、预习、讨论、交流,知道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及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能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通过实验探究,知道铝热反应的原理及应用,进一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进一步树立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同时让学生认识到金属回收和资源保护的重要意义,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1.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3)科学态度与爱国精神1.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学会辩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的关系;2.介绍我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归纳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掌握铝热反应原理及其应用难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归纳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借助平板的课前自主学习与课堂讨论相结合。2.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交流,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3.评价方式.通过提问、平板板演等形式评价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和探究思路。4.教学手段:实验探究、平板辅助教学(ppt、智慧平板、爱剪辑)等。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技术应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图片】展示游离态、化合态金属矿:金、铂、陨铁、赤铁矿、黄铜矿等。【提问】自主学习解决:一、金属在自然界种的存在形态:1.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形态有哪些?2.金属的存在形态与什么因素有关?二、金属冶炼的原理和方法:1.利用金属矿物冶炼金属的原理是什么?2.金属冶炼有哪些方法?3.铝热反应(实验)的原理是什么?三、合理开发和利用金属矿物资源:1.合理开发和利用金属矿物资源的主要途径?2.回收废旧金属有什么意义?观看,好奇,渴望了解相关知识踊跃发言,思考交流【学习感悟】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丰富,化学知识与、自然资源、人类实践的紧密联系平板(教师机图片展示游离态、化合态金属矿展现化学和自然、生活的紧密联系,激起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保护自然资源的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一:学生通过平板归纳活动二:老师提问活动三:【投影】一、金属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提问】如何将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转化为金属单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副板书: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投影】二、金属冶炼1.金属冶炼的原理(实质)Mn++ne-→M(被还原)思考、归纳、回答思考、回答思考、回答、复习氧化还原知识学生通过平板(学生机展示自己的自主学习情况温故知新,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表达、归纳能力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学生小结活动四:老师展示活动五:学生通过平板回答活动六:老师投影活动七:学生完成课堂练习12.金属冶炼的方法物理方法:《浪淘沙》--刘禹锡日照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