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人口与环境第二节人口迁移本节内容主要从三方面分析了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及其特点,解释了什么是人口迁移,依据图文资料归纳了人口迁移的特点;2、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概括了影响人口迁移的自然因素(气候、水、土壤、矿产资源、自然等)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战争、文化、生态环境等),分析了决定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作用;3、案例:中国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分析了中国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特点以及影响。区域认知:了解国际和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及其特点。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能够总结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资料和身边案例,能够说出自身所在区域人口迁移的状况及原因。人地协调观:理解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迁移特点2.人口迁移的影响3.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等;发学案。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主要环节与时间教师(讲解、提问、演示)活动15世纪到19世纪,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地势美洲“新大陆”等未开放地区。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人口大多从贫穷的落后地一、新课导入区移向富裕发达地区。时间:0-1分钟问题:人口迁移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同学们,请先思考这一问题。接下来的内容将会给你们揭晓答案,考、讨论听讲、思学生活动看看与你们想的答案是否完整。板书:第二节人口迁移学习目标(PPT展示)二、展示学习目标时间:第2分钟1.区域认知:了解国际和中国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及其特点。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能够总结人口迁移的特点并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3.地理实践力:运用所学知识、资料和身边的案例,能够说出自身所在区域人口迁移的状况及原因。4.人地协调观:理解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板书:一、人口迁移及其特点(一)人口迁移(讲述并PPT展示相关内容)定义:指人口变换常住地的空间移动,它反映人口在地域之间的动态变化,使人口空间分布变得复杂。三、新课展示人口迁移时间:3-4分钟怎样衡量是否发生了人口迁移?属性:居住地改变、跨越行政界线、永久性或长期性(达一年以上)影响:人口迁移使得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发生变化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入-人口迁出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机械增长共同影响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类型:按照人口变换常住地是否跨国界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判断题:我国春运期间的人口移动属于人口迁移()公司职员外出出差属于人口迁移()过渡亲朋好友组团旅游属于人口迁移()时间:第5分钟住在广州的小明和家人去上海姥姥家探亲不属于人口迁移()家住农村的小军去城市里读大学属于人口迁移()答思考、回认真听讲、做笔记听讲、对重点内容做笔记板书:(二)人口流动(讲述并PPT展示相关内容)定义:通常是指由于工作、学习、旅游、探亲等原因临时或短期认真听人口流动离开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讲、做笔时间:第6分钟周期流动:定期外出在新地点居住一定长的时间后返回居住地。记往返流动:往返于工作场所和居住地点的人口流动,外出时间一般不超过一昼夜。思考:我们了解了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那么你们知道人口迁移过渡有什么特点吗?板书:(三)人口迁移特点人口迁移在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人类社会早期为满足生存需求而迁移。自然经济为主的古代农业社会,人口迁移与寻求更适宜的环境联系紧密。以集团性迁移、大批性迁移为主。人口迁移特点时间:7-11分钟近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特点国际人口迁移定义:人口跨国界并改变居住地达到一定时间(1年)的迁移活动。板书:国际人口迁移特点【合作探究1】探究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读图1-2-1和图1-2-2,结合实例,简要说明不同历史阶段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思考认真听讲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思考并回答提示:可从人口迁移时间、规模、方向(包括迁出地和迁入地)、距离,以及迁移目的和形式等方面说明。归纳补充学生的答案:(PPT展示)外籍劳工是指以劳务输出形式出现的短期性、临时性或季节性向异国流动的工人。目前世界各地的外籍劳工总数达三四千万人,以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