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美术教学设计6】:第5课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走进抽象艺术一: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本课是具体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三种类型——抽象艺术。作为人类三种主要艺术类型之一,抽象艺术也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只不过它使用的是纯粹的艺术语言,这是它与具象艺术和意象艺术的区别所在。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对抽象艺术的两种基本形态(冷抽象和热抽象)、美术走向抽象的简单过程以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艺术上的美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必求全。2、方法与过程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人类生活中美术的作用与人类创造美的精神。使学生明确美术鉴赏的学习目的以及重要意义,从而树立学好美术鉴赏课程的兴趣与决心。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审美的眼睛,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认识美术鉴赏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本课教学难点:主要是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美术鉴赏的概念和美术鉴赏的一般过程或方法。三:教具准备:本课教学幻灯片及相关画册四:教材分析1.内容结构本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现代抽象艺术的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本课旨在通过这个故事说明,抽象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是通过人们的“发现”产生的。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1.抽象艺术和具象艺术、意象艺术不同的是,它不直接表现任何现实中的可视物,但不能因此说它与现实就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说,任何艺术的终极对象都是现实。2.抽象艺术所使用的语言是非现实的,是艺术本体语言的纯粹表达,其中包括点、线、面和色彩。这些需要教师在讲课中加以说明。第二部分“两位抽象艺术家,两种抽象艺术”。第三部分“艺术为什么会走向抽象?其艺术美有哪些表现?”简单介绍了美术的基本分类方法,学生对此有一个大致了解就可以了。第四部分“谁都能创作抽象艺术吗?”以美术的三大功能为基础,说明美术鉴赏不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审美的眼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未来的人生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作品分析3.名词解释五:教学过程:1、教学方法:课前学生从课本中任意选取一幅抽象艺术作品,查阅有关资料。分析作品重点表现了哪种美术语言,对抽象艺术的看法。教学过程适宜利用对比法,通过大量的抽象艺术作品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艺术的理解。2、活动方式:采取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与探究性的学习活动方式(1)、讲述现代抽象艺术奠基人、俄国艺术家康定斯基发现抽象艺术的故事。(2)、介绍两位抽象艺术家蒙德里安和克兰以及它们的典型作品。分析冷抽象和热抽象。(3)、通过展示我国仰韶文化半坡陶器的图片来分析抽象艺术的形成过程。(4)、介绍塞尚、马列维奇、波洛克、斯特拉、瓦萨雷利、赵无极等艺术家的作品,分析抽象艺术美的形式特征。(5)、采用类比的方法,赏析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解释抽象艺术的语言和形象特征,掌握美术鉴赏的一般方法:①设疑:“能否把听到的音乐组织成画面?”②播放音乐,体会音乐中跳动的元素及激动的情绪,“你会用怎样的画面去表达这跳动的元素及激动的情绪?”。③展开讨论:“描述你想描绘的画面”。3、教学模式:情景引入——感受分析——语言叙述——评价交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准备1、教学课件或挂图2、文本资料阅读课文、分组探究学习活动;找出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学引入1、欣赏与提问(情景引入)A欣赏吴作人的中国画《无尽无极》问学生:你能用一句话描述这幅画吗?引出要求学生解释“抽象”的概念小结:“抽象”的概念B欣赏音乐德彪西《亚麻色头发的少女》问学生:你能从这首音乐中听到音乐描述了一个什么形象?出示雷诺阿的肖像画《伊雷妮●卡恩●达薇小姐画像》C欣赏《红黄蓝白构成》问:1美术作品可以什么都不像吗?谁知道创作这幅画的画家是谁?画中都画了些什么艺术形象?2什么是抽象画?(提示:画中有自然现象吗?)引语:音乐通过音符、旋律表现出来的形象是抽象的艺术形象,为我们所感知;美术作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