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VIP免费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_第1页
1/13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_第2页
2/13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_第3页
3/13
中国古代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1、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发现于云南元谋县,中国境内最早的远古人类。2、北京人:距今70——20万年,居住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3、母系氏族社会的两个典型:(1)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种植水稻,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烧制黑陶,住干栏式房屋。(2)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种植粟和蔬菜,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烧制红陶,住半地穴式房屋。4、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和尧、舜、禹:(1)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族的祖先,所以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3)尧舜禹时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称为“禅让制”。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标志国家的产生。2、禹死后,启承其位,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3、商朝建立者是汤,西周的建立者是周武王,他在牧野之战中打商纣的军队。4、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其中第一个霸主是齐桓公,最后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5、战国七雄形势图:东齐西秦,南楚北燕,中间赵魏韩。6、商鞅变法主要内容:(1)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2)奖励耕战;(3)建立县制(2)影响: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发展了生产,提高了战斗力,使秦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三、统一国家的建立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定都咸阳,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2、秦朝的疆域四至:东到东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3、秦始皇(人物像),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的历史人物,在政治上: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经济方面: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驰道,统一车轨;文化上:书同文;民族关系:北御匈奴,筑长城,南征越族凿灵渠;同时也是一个残酷的暴君,他下令焚书坑儒,在他统治期间,修筑万里长城,加重百姓负担,刑罚严酷、徭役繁多,赋税沉重。4、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颁布“推恩令”,解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控制,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北部边郡的威胁,派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系。5、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终点大秦(罗马),意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四、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1、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阳;221年,刘备建蜀,都成都。222年,孙权建吴,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2、南朝时,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及民族交往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3、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迁都洛阳、革除鲜卑旧俗,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五、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隋文帝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朝完善科举制,增设明经科等。2、唐太宗“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1)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2)提倡节俭,力戒奢侈浪费(3)重用人才,虚心纳谏(4)加强中央的权力(5)完善科举制3、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有“贞观遗风”之称。4、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史称“开元盛世”。5、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1)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2)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唐蕃“和同为一家”了(3)821年,唐蕃正式结盟,建立会盟碑(今拉萨市)6、唐朝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中外交流频繁:(1)日本先后13次遣使来唐(2)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先进文化及政治制度(3)玄奘西游天竺(今印度),他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印度和中亚历史的重要文献。六、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1、辽,宋,西夏,金政权并立。2、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的时间是在南宋时期。(从唐末开始)3、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政权;1271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4、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时形成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回族。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古代史复习资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