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来宾高级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工程工作总结VIP免费

来宾高级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工程工作总结_第1页
1/2
来宾高级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工程工作总结_第2页
2/2
来宾高级中学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工程总结来宾高级中学杨长翠一、基本情况我校共计有276人参训,截止2016年6月18日22:00,100分成绩达129人,90分以上达205人,80分以上达272人,合格格率100%。二、主要工作1.2016年3月下旬,组织学校管理员及10位教研组长参与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骨干培训,其中10位教研组长既是我校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工程的学科培训的管理参与者,也是来宾市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工程的学科坊主。2.2016年3月30日,召开“来宾高级中学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工程启动大会”,学校管理员、科研处主任杨长翠对培训的目标、意义、内容、时间、学分认定等作了说明,并对培训提出明确要求。3.成立来宾高级中学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并聘任10名校级学科管理员、10名校级信息技术指导员。4.2016年3月30日至6月,组织督导全校教师进行培训。5.召集校级学科坊主会议2次、召集教研组长会议1次、发出培训督导通知6次对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工作进行督导。在两次行政会议上对学科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再次强调。6.组织熟悉信息技术的年轻教师对年老的不太熟悉信息技术操作的教师进行一对一辅导与帮助。7.将我校传统的学科教研活动与本次培训的线下校本教研活动对接。明确要求,将传统的学科组研究课作为线下培训教研活动的主要载体,把每周星期二第八节课作为“法定”线下活动时间,并进一步明确评课要求与标准,同时制作课件《来宾高中怎样评课》供教师们学习。8.多次提醒教研组长(兼市级学科坊主),对我校培训进行引领督导。三、主要经验与收获1.进一步夯实了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的融合,带动了关于网络技术与校本教研相结合的实用途径的新思考,方便了教研管理。2.促使全体教师主动转变角色,积极参与活动,拓展了知识视野。3.通过测评,全体教师进一步深入了解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明确了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短板和努力重点。4.全体教师都不同程度的提升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能力,掌握了更多的能够为自身工作学习带来便捷的信息化工具与技术,尤其是广大教师能立足教学制作学科(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和微课等,明显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5.广大教师积极使用研修社区、教师工作坊等资源,参与混合研修活动,促进了自身专业发展。6进一步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强化了与时俱进的网络思维。四、主要不足与建议1.培训的整体设计上略有不足:一是培训时间与高三的备考冲突,从而使得不少本要认真参与培训的教师无法全心投入。二是学科信息技术培训对于教师切身利益的影响在培训课程上强调得不够,使得个别教师对培训本身不够重视。三是培训涉及的实用技术课程非常实用,但须反复学方能熟练,遗憾的是不能下载,不方便教师培训结束后的继续学习。2.部分参训教师培训不够主动或对培训的学习不够深入,仅仅停留于学分的获取。3.建议:培训时间最好能尽量回避高三备考学期;最好每校都有一位学科坊主参与上级骨干培训,且骨干培训时间适当延长、培训任务尽量“仿真化”,这将极大地推动全员培训工作。五、今后设想1.2016年6月21日始,认真组织线下测评工作。2.开展以微课等为主要载体的教学赛课活动、展评活动,推动信息技术在我校教学与教研中的广泛应用。3.利用本校信息技术人力资源优势,组织专题培训班进一步强化相关信息技术工具运用能力的培训。4.在校本教研与网络技术运用的对接与融合上做进一步的深入探究。2016年6月18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来宾高级学科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升工程工作总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