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新高考新题型专练(一)1.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有手性碳原子的是()A.B.C.(CH3)2CHCH2CH2ClD.2.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3g钠所含的核外电子数为11B.lLl乙醛溶液中含有分子的数目为C.4.48L和CO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的氧分子数目为0.1D.2.13g氯气与足量热的NaOH溶液充分反应生成和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053.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的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入”,充电时“呼出”。“吸入”时,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吸收的全部中,有转化为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版权所有©正确教育侵权必纠!A.“吸入”时,钠箔为负极B.“吸入”时的正极反应:C.“呼出”时,Na+向钠箔电极移动D.每“呼出”标准状况下22.4L,转移电子0.75mol4.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d、e、f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是淡黄色粉末,m为元素Y的单质,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WD.W2Y2中含有非极性键5.温度为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容器编号物质的起始浓度物质的平衡浓度版权所有©正确教育侵权必纠!Ⅰ0.6000.2Ⅱ0.30.50.2Ⅲ00.50.35A.容器Ⅰ中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8B.容器Ⅱ中发生反应的起始阶段有C.达到平衡时,容器Ⅲ中>1D.达到平衡时,容器Ⅰ与容器Ⅲ中的总压强之比为6.利用零价铁的电化学腐蚀处理水中的2,4-二氯苯酚已成为水体修复研究的热点之一,水体修复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正极的材料是铁B.向水体中补充,可以明显提高2,4-二氯苯酚的去除率C.Ⅱ的电极反应式为D.单位时间内生成苯酚时,转移的电子为7.某溶液中可能存在Na+、Al3+、Fe2+、、、、中的几种离子,且存在版权所有©正确教育侵权必纠!的各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气体A一定是CO2,气体B一定是NH3B.白色沉淀不可能是Al(OH)3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3+、Fe2+、、D.原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a+8.重铬酸钾是工业合成的常用氧化剂和催化剂,如图所示的微生物电池,能利用实现含苯酚废水的有效处理,该电池工作一段时间,中间室中NaCl溶液的浓度减小,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极a为负极,电子从电极a经过中间室到电极bB.M为阴离子交换膜,N为阳离子交换膜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D.当电极b产生103g沉淀时,电极a产生14.4L(标准状况下)气体9.金属元素钒在溶液中可以以不同微粒的形式存在且颜色各异,如(紫色)、(绿色)(蓝色)、(黄色)、(无色)、(红棕色)等,V的最高价态为+5价,室温下其微粒形式随溶液pH的变化如表所示:版权所有©正确教育侵权必纠!V的不同微粒溶液的pH4~66~88~1010~1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溶液滴加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紫红色褪去,说明具有还原性B.室温下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C.向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为黄色,离子方程式为D.向绿色的溶液中滴加某试剂X后溶液变为无色,V元素被氧化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D解析: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的碳原子,本题答案为BD。2.答案:AD解析:1个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23g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1mol钠所含的核外电子为11mol,A正确;1L1乙醛溶液中除含乙醛外,还含有,故所含有分子的数目大于,b错误;选项中没有指明气体是否在标准状况下,所以4.48L和CO的混合气体不一定为0.2mol,所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也无版权所有©正确教育侵权必纠!法确定,C错误;氯气与热NaOH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和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上述化学方程式可知,3mol发生反应时转移5mol电子,2.13g氮气的物质的量为0.03mol,转移电子为0.05mol,D正确。3.答案:AC解析:“吸入”时,有的转化为固体,另的转化为C,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为正极,钠箔为负极,A项正确;“吸入”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呼出”时,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为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