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课案4《论语》导读VIP免费

课案4《论语》导读_第1页
1/14
课案4《论语》导读_第2页
2/14
课案4《论语》导读_第3页
3/14
课案4《论语》导读学习目标了解文化经典《论语》的主要思想内涵,感受孔子的光辉人格魅力。学习目标考点分析《论语》内涵丰富,在治学、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等方面,孔子都有深刻的见解。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门哲学中最高的德行。“仁”的涵义十分广泛,所谓仁者,即“爱人”(最核心的解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爱。(1)孔子重视“为仁之方”,即如何培养仁德。(2)重视行仁的环境,认为“里仁为美”。(3)强调立志求仁,要不懈努力。(4)把行仁与守礼、孝悌联系起来。(5)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认为仁比生命还重要,主张杀身成仁。孔子认为“仁”的标准包括“恭、宽、信、敏、惠”。恭,即恭敬,子曰:“恭则不侮。”宽,即宽和,子曰:“宽则得众。”信,即信用,子曰:“信则人任焉。”敏,即敏锐、敏捷,子曰:“敏则有功。”惠,即恩惠,子曰:“惠则足以使人。”孔子认为仁者应当运用“忠恕”来行道。2.“孝”的思想“孝”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孔子认为孝悌是仁之“本”,所以中国历来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孔子主张”孝“,一是要合礼;二是要有真情实感。认为孝不仅仅是养,更重要的是敬。一个人如果不孝,那就是不仁。孔子主张的孝道有其历史局限性,一旦孝与仁之间出现冲突,依据事亲为大的原则,不惜以牺牲“仁者,爱人”为代价,来确保父慈子孝的至高无上。他还明确指出人们应该出于“孝子之心有所不忍”的血缘亲情,无条件地坚持“三年无改于父之道”。3.“礼”的思想“礼”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礼”是仁的外在形式,“仁”是礼的最根本精神内容。孔子以“仁”释“礼”,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如乐何”,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的精神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方面。(1)一方面,孔子承认人欲的存在与满足的合理性,另一方面,孔子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以达到“仁”的道德境界,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孔子主张节俭,反对奢华,“礼,与其奢,宁俭”。(3)孔子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人民“有耻且格”。4.教育思想(1)孔子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把教育作为安邦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文教来感化百姓。(2)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3)把道德的修养放在首位,要求弟子首先培养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主张“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鼓励学生勇于思考问题,强调学生不要死读书,贵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5)认为学无常师,强调学习应当持之以恒。(6)主张学思并重,主张温故而知新。5.政治思想(1)以礼治国,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为民表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实行德治,但不排斥刑罚。(2)应当改善民生,体恤人民。强调应当取信于民,“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6.个人修养的思想(1)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2)反对恃才而骄吝;主张知过能改,反对掩饰过程。(3)主张充实自我,不求闻达。(4)强调安贫乐道,正确对待贫富问题。(5)主张言、行、心一致;强调见义勇为,舍生取义。7.中庸思想(1)中庸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常谓“庸”,中庸就是不偏不倚的平常的道理。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这里,孔子主张哀乐中节,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儒家中庸思想的一种体现。(2)中庸思想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但万变不离其宗,都要以“中”、“正”、“宜”为准。中庸思想在实际运用中,注意避免“过”与“不及”;强调适可则止。(3)中庸是一种调和配合的思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8.天命思想(1)《论语》中,“天”指自然的天,也指宇宙万事万物的主宰;“命”指寿命、生命、使命、命运等意思。孔子主张畏天命,认为人的一切全在天的掌控中。(2)孔子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将天道应用于人道,承担起社会责任。他一生屡屡不得志,却不怨天,不改变其志向与乐观态度。(3)孔子说:我履行的是天地正道,能够走通是命,倘若走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课案4《论语》导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