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课堂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思维课堂的实现从精心备课开始。内容问题化设计问题思维化导学思维活动化措施估时讲授新课:一、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6年月日第周第课时章节第一课课题第二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课堂类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懂得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阐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明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阐明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懂得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价值。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础,以及诞生标志如何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十月革命的意义,社会主义的未来教学难点《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教学媒体PPT课件和传统的教具。学法指导教师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式教学为主,辅之以师生的探究活动。相互交流,学生自主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过程内容问题化设计问题思维化导学思维活动化措施估时导入新课:图片: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无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发生的三大工人运动,表明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思维课堂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思维课堂的实现从精心备课开始。教学教程探究与分享:1.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阅读教材P11“探究与分享”材料,结合学过的历史知识,说说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阅读教材P12“探究与分享”材料,分析为什么圣西门、傅里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16世纪初到17世纪末的空想社会主义,多为感性空想,缺乏对手段和方法的思考,缺乏理论论证,和科学的逻辑体系;18世纪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开始摆脱幻想,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开始理性批判;19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将空想社会主义推进到理想试验阶段,如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实验等。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评,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存在根本缺陷,主要是由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局限性造成的。在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处的时代,法国还没有大机器工业,英国尚未完成产业革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还很不充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三个时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为什么圣西门、傅里叶、欧文建设美好社会的努力都以失败告终?588思维课堂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思维为核心,以活动为主线,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思维课堂的实现从精心备课开始。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先后爆发了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企业。材料:1831年11月21日清晨,里昂纺织工人举行罢工示威,其他部门的工人和手工业者积极支援。当军警进行镇压时,起义者手持长矛、腰刀、棍棒和步枪,英勇战斗,并控制了全城。12月3日,起义遭政府军镇压。1834年4月9日,里昂工人为反对政府的禁止结社法令,争取建立民主共和国,举行了第二次起义。起义工人提出了鲜明的政治口号:“建立共和国”他们旗帜上写着“不起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