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岳阳市云梦中学公开课敬请各位领导及同仁批评指正1、掌握1-18号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出的规律。2、掌握1-18号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出的规律。3、掌握1-18号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外)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出的规律。学考要求:一.回顾旧知:周期(7个)族(16个)短周期长周期第1周期第2周期第6周期第3周期第5周期第4周期第7周期——2种——8种——8种——18种——18种——32种——26种主族副族第VIII族0族共7个主族,包括短周期和长周期元素共7个副族,只包括在长周期中包括第8、9、10纵行稀有气体元素周期表里数周期,1234567七主七副和零族,最后莫忘第Ⅷ族。不完全周期2.电子层含多个电子的原子中,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较低的电子运动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能量较高的电子运动在离核较远的区域。电子层数(n)1234567电子层符号KLMNOPQ内层能量由低到高外层迄今,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化合物更有三千多万种,如果不找出它们的内在规律,便是一堆杂乱的知识,难以掌握,更不能有效应用。在1869年由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成功地对当时已知的元素进行了科学分类,并总结出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周期表的根据,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体现。二.新课导入:三.自主探究核外电子排布根据下图分析原子随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有何变化?其最外层电子的变化又能使得最高化合价以及最低化合价有何变化?结论:规律1:随着原子核电荷数的递增,原子在最外层电子,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如下:除了1,2号元素外,最外层电子数重复出现1递增到8的变化。四.思考交流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Na,Mg,Al的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大B.Li,Be,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减小C.P,S,Cl元素最高正价依次降低D.P,S,Cl的最低负价逐渐减小A五.全班讲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1.对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有何变化?2.对于同主族元素其原子半径有何变化?探究问题1原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即: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半径重复出现从大到小的变化(稀有气体原子半径暂不研究)。1.同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变小2.同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半径逐渐增大探究问题1的结论练习1.下列各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正确的是()A.Na,Mg,Al原子半径依次减小B.Li,Na,K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C.O,S,Se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大D.Li,Na,K的金属性依次减弱A探究问题21-18号元素(稀有气体除外)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化学性质(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出怎样的规律?了解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即元素原子失电子的能力,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非金属性即元素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判断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方法原子序数111213元素符号NaMgAl单质与水(或酸)反应情况氢氧化物碱性强弱冷水剧烈热水较快盐酸剧烈盐酸较快NaOHMg(OH)2Al(OH)3强碱中强碱金属性Na>Mg>Al两性氢氧化物观察与思考:1.单质与氢化合的难易程度3.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判断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2.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原子序数14151617元素符号SiPSCl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4SiO4极弱酸H3PO4中强酸H2SO4强酸HClO4最强酸高温光照或点燃爆炸化合磷蒸气加热很不稳定SiH4不稳定PH3不很稳定H2S稳定HCl非金属性S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