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坏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板块运动一、地质作用的分类以及能量来源各种地表形态,都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在一定时期内,肯定有一个是主导力量。注意:有些内力作用进行的很快,如火山爆发、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有些内力作用进行的很慢,不易被人察觉,如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脉的行成),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二、板块运动(一)六块两边界(1)六大板块的名称、位置(2)两种边界:板块挤压碰撞处的消亡边界,板块张裂处的生长边界(3)世界两大地震带:(边界处易地震)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二)四山四海一岛弧(常考边界处地貌案例)(三)高山高原山海沟;陆生谷,海生岭-------板块运动对地貌的影响注意:海沟是陆陆挤压碰撞而成的消亡边界;海岭是大洋张裂形成的生长边界。在海底,离海沟越近岩石越老(形成年代早),离海岭越近岩石越新。(四)板块构造与宏观地形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1、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为六大板块。2、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四山交界板块边界类型喜马拉雅山南美安第斯山北美落基山欧洲阿尔卑斯山东非大裂谷四海变化趋势&交界板块边界类型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红海东亚岛弧新西兰南北岛冰岛板块移动边界类型对地貌影响举例挤压碰撞陆陆相碰消亡边界形成高大山脉、高原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陆海相碰消亡边界陆地板块交界处形成海岸山脉,陆上形成岛弧,海洋板块形成深海沟南美安第斯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彼此分离生长边界形成裂谷和海岭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宏观地形:见上表。【提升试题】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两地分别位于A.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C.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D.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2.新西兰地震频发的主要原因是A.地处南极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B.新西兰南北二岛的地壳厚度较薄C.地处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地处太平洋海岭的延伸线上智利多地震,其北部沿海是平直陡峭的崖岸,南部沿海是峡湾型海岸,多半岛和岛屿。下图为智利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3.下列与安第斯山成因相同的山是A.泰山B.华山C.喜马拉雅山D.富士山4.与智利处于同一地震带的国家是A.日本B.伊朗C.阿富汗D.意大利5.形成智利南部沿海峡湾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B.冰川侵蚀作用、流水侵蚀作用C.流水侵蚀作用、海浪侵蚀作用D.冰川侵蚀作用、海浪侵蚀作用下图为全球板块分布的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甲、乙两陆地分别属于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C.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D.美洲板块、亚欧板块7.M、N两处板块边界类型图示依次是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①当地时间2017年9月19日13时14分,墨西哥中部莫雷洛斯州发生7.1级地震(下图),首都墨西哥城等地受灾严重。据此完成8-10题。8.此次地震中,只受到单-地震波影响的是A.走在墨西哥城大街上的游客B.位于震中的房屋建筑C.飞翔在青藏高原上的飞鸟D.航行在墨西哥湾中的船只9.与此次地震形成有关的板块是A.南极洲板块B.亚欧板块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10.此次地震的能量来源于A.内核B.软流层C.岩石圈D.外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