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综合材料壁画的创作实验VIP免费

综合材料壁画的创作实验_第1页
1/2
综合材料壁画的创作实验_第2页
2/2
综合材料壁画的实验――让壁画的创作理念走向多种材料的综合使用这一模块作为前两个模块的引申,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将由此建立现代材料与媒介的创作理念,积累多种材料应用经验。想要认识综合材料的特性就要了解它的形式感。现在很多当代艺术作品在材料上使用了丙烯、油彩、肌理材料、各类用胶和绘画用漆等。画面上斑驳的肌理呈现出粗糙的凹凸感,纸质拼贴产生的自然肌理条纹,胶类在画面产生的沉重流淌感,裂纹漆呈现的不同裂纹的变化,裂纹的渐变组合及偶然性给观者带来新的感受。其次,综合材料的表现形式要有再创造的过程。各种材料有各自的特性,而壁画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将这种特性个性化地表现出来。根据现代材料的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绘画性材料和新媒介材料,绘画性材料就是指上文所提到的丙烯、油彩等;新媒介材料是指专业之外的各种生活材料,从工业制品到高科技产品,凡是可以适用于画面要求的都可以拿来使用,满足更多的感官需求。如何将生活用品运用到壁画创作中,学生需要明确以下两点:(1)生活用品在艺术创作中的“挪用”与“拼贴”在将生活用品转化为艺术品的过程中,艺术家主要使用了“挪用”与“拼贴”这两种创作方法。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挪用指的是将生活用品原封不动或做极少的改动,直接放入到艺术语境当中去,在其实用属性被剥夺的同时,被赋予了一种观念。这种挪用与现代主义时期的对于一些现成材料的使用在观念上有所不同。现代主义时期对现成材料的使用更关注的是其物理特性,比如形状和质感上的相似性,而没有考虑到其中的精神内涵。“拼贴”从狭义上指的是将不同的材料拼接起来,但从广义上来讲,“拼贴”有一种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毫不相干的材料组合在一起的意义,这就继承了超现实主义以来的反逻辑的美学传统,成为一种“1+1”创意思维,在此可以指导学生通过“材质替换”、“具象物品抽象填充”、“抽象物品的具象填充”等艺术表现方法,在创作过程中,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和观念上的冲突。(2)从“有用”到“无用”想要在混沌的现实各种人工制品的世界中,将生活用品作为艺术品分离出来其重要的手段就是将其从“实用”中抽离,“成为一种被从上下文中扭脱出来,再被置于一个新的陌生的上下文中的东西。”日常生活用品在向艺术品转化的过程中改变了它们的存在性质与意义,从一种纯粹的日常存在,现实生活中的自在之物而转变成了艺术的符号性的能动存在,具有能指与所指的意义存在。生活用品作为能指,所指又是有多重意义的。其中包括其在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异内涵,也包括艺术家的个人体验以及公众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对其所指的重新定义。从功能转化的理论来理解,以古希腊的建筑为例。古希腊的石料建筑,由于材料和结构方式的限制,在平面布置上一般呈现简单矩形。由于石材的抗弯,即抗剪切能力差,所以建筑跨度小。这就造成建筑物种立柱的密集,由此产生一种强烈的建筑气氛,这是以实用为目的的一种造型。以后,虽然建筑结构逐步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希腊立柱形式,它的柱身、柱头和檐部仍为罗马时代和文艺复兴时代所沿用,成为一种装饰性构件。这就是说,它的使用功能已经消退,而人们看重的是它的审美功能,最后古希腊建筑的立面,也成为一种标志或象征。后现代的艺术家们加速了这一功能转化的过程,使在他们眼中的每一件生活用品的实用功能都被剥离,同时也赋予其一种象征意义。同时应鼓励学生在创作实践中积极主动地把握材料,培养学生勇于试验和善于发现的潜质,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和品味对已知材料进行分析,赋予材料全新的含义,从材料语言的角度丰富壁画创作思维的内涵。壁画材料可供选择的范围非常广泛,壁画创作者对于材料的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是壁画创作者构想凝结的集中体现,是对壁画材料的综合观察、选择和思索。装饰壁画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使用材料,让每一种材料都能得到最恰当的表现,提供更丰富的表现形式,达到更高的审美追求和艺术体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综合材料壁画的创作实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