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说明文作文15篇VIP免费

说明文作文15篇_第1页
1/25
说明文作文15篇_第2页
2/25
说明文作文15篇_第3页
3/25
说明文作文15篇说明文作文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说明文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说明文作文1春日,雾蒙关,只见海天相边处,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似的。满山都是古松山柏,松柏稀疏的地方隐隐露出一带渔村、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出现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出现一座城市,市上游动着许多黑点,影影绰绰的,极像是来来往往的人马车辆。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青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先的岛屿又出现了。这些描写不是神话,不是仙境,而是散文名家杨朔笔下的海市。海市这种奇异的自然景象古人就有记载,他们误认为海市是蜃(一种巨大的蛤蜊)吐气而成,故又称之为“蜃影”或“厦楼”。《史记·天官书》载:“海边蜃气像楼台。”《本草纲目·鳞部一》载:“(蜃)能呼气成楼台城郭状,将雨即见,名蜃楼,亦日海市。”海市蜃楼因其迅速消失的特性而被人们认为是虚幻的事物。其实不然,它是大气中光折射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着很多的科学道理呢!在一定的条件下,近海面或近地面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第1页共25页缩,上层的空气比近海面或近地面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或海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过来的一样。而当空气的密度发生变化时,光的折射消失,这种景象也就消失。这个道理也可以用个简单的实验来演示。拿一枚硬币放在一个空杯子里,观察者选择好一个位置刚好看不见杯中的硬币。再往杯中倒水,就会发现硬币在慢慢上升,并能完全看见原先看不到的硬币。这也是一种光的折射。我们后来看到的“硬币”只是一个虚像,就如空中的海市蜃楼一样。海市蜃楼的出现有特定的自然条件、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地点。它常发生在夏季的海面或沙漠。我国山东的蓬莱是观海市蜃楼最理想的处所,在那里常常可见渤海庙岛群岛的幻景。《梦溪笔谈》载:“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碟、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1988年6月17日下午14时20分至19时左右,在蓬莱阁出现了海市蜃楼,山东电视台记者孙玉平拍摄到现场实况,并在山东电视台播出。海市蜃楼是大自然的杰作,是造物主给人类的一份奇妙的馈赠。说明文作文2绿色环保是近几年来几乎亘古不变的话题,它既在我们身边,也在我们的心中。如今,大家都在提倡“绿色”二字,由此可见大家对于环保的重第2页共25页视,然而我们却鲜有人去真正地实行那两个字。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引发了“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对森林的过度砍伐有导致了水土流失、风沙肆虐的后果;以及今年的核危机影响了方圆几百公里的人与自然环境,虽然后果的表现并非很是显著,但是其真正的破坏程度却是众所周知、不言自明的。即使这些问题不能完全怪人们,人在这一方面也有一定的责任。哪项灾难不是人类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被使用的?这一切的一切说到底就是人类一手造成的!现在该是时候人们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而负责了!这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需要用行动来证明,如不这样做,请看下一个实例:是有是现代人们用得最多的燃料。人们总以为海洋中、沙漠中必然还存在大片大片的油田供我们开采、提炼并使用;总以为他们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人们都错了,世界上对石油的需求量都是我们无法想象得大,实际上地球上的石油的储备量早已供不应求。记得召开世博会期间,我有幸去参观了“石油管”。它的4D影片让我感触很深。它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是大片大片的森林和草地,那时仍是爬行类动物的天下。突然有一天,由于环境的骤变,那个时期的大部分生物都死去,被埋在了地底下,历经几亿年的时间,它们才转变为石油而可以让人类开采地球上所有的石油都是经过岁月的积淀才累积起来的。在开采时又因为土地的关系,人们再砍伐了成片的树林,这是绝对得不偿失的。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说明文作文15篇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