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互联网+教育”之我见VIP免费

“互联网+教育”之我见_第1页
1/2
“互联网+教育”之我见_第2页
2/2
“互联网+教育”之我见2015年最火的一个词恐怕就是“互联网+”了。“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一切传统行业,于是人们的生活衣食住行只要能在网上解决的,都能找到解决的方式。淘宝、团购网站、支付宝、滴滴打车、运动娱乐……没有你想不到的。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是快鱼吃慢鱼的时代,如果你不转型,几乎就是等于慢慢等死。“互联网+”是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是新行业形态的出现。我的理解“互联网+”就是“技术让生活更美好”。那么“互联网+教育”会出现什么?不可否认,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全方位的,因此也势必将对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今,微课、慕课、翻转课堂、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广泛兴起,人人都是自媒体。各种新兴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方法风起云涌,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是我认为,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会是最慢的,因为教育可不是请客吃饭那么简单。首先我们要思考的,是“互联网+”到底给我们带来什么?毫无疑问的是“互联网+”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的是技术层面的支持。班班通、网上阅卷、校讯通、班级QQ群、多媒体教室……这些信息技术确实让教育工作便捷不少。“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肯定是让未来的一切教与学活动都围绕互联网进行,老师在互联网上教,学生在互联网上学,信息在互联网上流动,知识在互联网上成型,线下的活动成为线上活动的补充与拓展。比如“网易公开课”、“超级课程表”等就是非常应景的自主学习软件,非常适合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自主在线学习。但是,目前针对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课堂信息变革还太少。为什么?正如一位博友说,究其原因,因为这种“互联网+”的浪潮不是由教育内部自主生发的,而是外界带动的结果。这股浪潮来得太突然,而善于守成的教育者们有不少问题没弄明白,肯定不会急于接受,效果自然不好。即便是做到了与时俱进,也仅仅是在硬件设施上小修小补。因为高中阶段的课堂,不适应完全的信息化。互联网本身是一种技术,而要让一种技术带来一种革新,进而变成一种常态,需要很多方面的准备。其次要思考我们的教师将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们的学生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去适应“互联网+”时代?比如教师观念、意识的更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等。信息时代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所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教师应该从知识权威的神坛走下来,与学生一起,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且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护者”。帮助、引导、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和现象里区分区分真假。未来是属于具有探索、研究和发现、创新精神的人,而不是能够熟练记忆知识的人,去发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比记住知识更重要。对于学生的要求更高,学生要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未知的强烈求知欲。但是实践表明让学生利用电脑、手机等高科技途径去学习、研究真的是比较难,因为学生要学会克服自身的贪玩本性和提高自制力。再次要厘清互联网与传统课堂的关系。很显然,线上教学是一个势不可挡的大趋势,但是它不应该是未来教育的全部。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拒绝思考、思想肤浅、低头一族、拜金主义成为现代人的通病。科技既造福着人们也困扰着人们。在碎片化阅读时代,我们如何培养学生深刻宏观的思维?如今的孩子是电子产品陪伴长大的一代,但是快餐式阅读远不如纸质阅读对学生的影响大,不应该再让电子屏幕占据学生大部分时间。我们不应摒弃传统教育中那些精华内容,电子时代的“互联网+”应该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而不应过分夸大教学仪器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今的人们,微博微信看多了,读书少了;知识碎片了,思考少了,深度不够了;梦想多了,行动少了。科技是一种时尚,但是有一种时尚永远不会变色,那就是独立思考和辨别黑白。学生学习是一个静下心来思考的最好时机,学习还是“传统”一点比较好吧。为什么大部分的高中学校不让学生带手机进校园?学生的信息素养确实很重要,但是前提是学生得有那个自制力啊!一入网络深似海,在分秒必争的高中,手机的弊大于利。为什么“翻转课堂”推广起来比较难,因为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没有形成自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互联网+教育”之我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