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反思中“自强”VIP免费

在反思中“自强”_第1页
1/2
在反思中“自强”_第2页
2/2
在反思中“自强”--《海底世界》教学反思丹徒区辛丰中心小学吴海梅不久前,我读到一句古语:“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引发了我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工作的思考,并联想到我的《海底世界》一课的两次教学。第一次执教,我从教学要求出发,紧扣教学目标,把教学重点定位在让学生了解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上。于是,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依纲靠本,引导学生一段一段分析了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为了让学生准确无误的掌握这些特点,不惜花费大量时间,一点一点的分析,结果学生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把这篇生动的科普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鲜活的语言淡化了,只剩下抽象的一个个“特点”、“作用”,学生钻进了理性分析的胡同里。此举不行,我另辟蹊径,努力寻找适合学生学习规律的课堂教学结构,调整教学策略。第二次执教,我注重课前诱导、课中指导、课后引导,让学生尝试运用批注的方法,自学自悟课文,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一、课前诱导,尝试批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我诱导学生尝试在书上圈圈点点、勾勾画画,凭借工具书注上生字音,注上生字义,将疑难词句画出来,提出疑难问题。同时,我针对课文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设计预习提纲,诱发学生批注的意向,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如教学《海底世界》,我设计的预习提纲如下:1、海底是个很神秘、另人向往的地方,请同学观察地球仪(或世界地图),了解蓝色部分是代表海洋,海洋的面积比陆地面积要大的多。2、自学生字新词,想想海底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画出有关的语句,评析体会,尝试批注。学生在尝试批注的过程中,初步明白了课文写了什么,是怎么写的。二、小组讨论,课中指导。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在课堂上,全班同学以四人为一小组,让学生就课中各人批注的内容展开讨论。学生人人动口、动手、动脑,积极参与,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在相互交流中,补充、修订自己的批注。同时提高了自己的听说能力。在这次活动中,教师小组巡视,及时点拨。讨论完了,老师请各小组代表上台汇报批注内容,并提出疑难问题。这时,学生会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性评价。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学生学习,能提出问题,表明他有时间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表明他对前人的学问和现成的知识有疑问或产生怀疑。所以,产生问题的过程,就是主体性作用发挥的过程,也是创造性发挥的过程。三、利用教材,课后引导。教完《海底世界》后,可要求学生收集有关资料,开展一次“我了解的海底世界”读书交流活动。这既是对本课学习的拓展,也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次培养。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种途径去收集资料,比如阅读科普类作品:《少年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还可以从电影、电视、光碟、网络中收集。对搜集到的资料可以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可以摘抄、复印。课上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交流。叶圣陶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课前诱导、课中指导、课后引导,尝试批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反思中“自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