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春季平山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与细胞分裂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根尖分生区细胞,可见染色体被逐渐牵引到细胞两极B.单倍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的染色体一定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都是通过有丝分裂实现的D.人体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都有两个染色体组2.在探索遗传本质的过程中,科学发现与使用的研究方法配对正确()①1866年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1903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③1910年摩尔根进行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A.①假说—演绎法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B.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类比推理C.①假说—演绎法②类比推理③假说—演绎法D.①类比推理②假说—演绎法③类比推理3.果蝇白眼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性状为红眼。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眼色就可直接判断果蝇的性别()A.白眼雌蝇×白眼雄蝇B.杂合红眼雌蝇×红眼雄蝇C.白眼雌蝇×红眼雄蝇D.杂合红眼雌蝇×白眼雄蝇4.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所说的成对的遗传因子是指等位基因,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是指非等位基因B.孟德尔认为YyRr植株能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各4种,且比值均为1:1:1:1C.减Ⅰ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使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D.人体细胞的减Ⅰ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为2N,减Ⅱ过程中染色体组数为N5.豌豆的红花与白花由一对等位基因决定。两个红花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有红花和白花,其比例为3:1。以下推论正确的是()A.两个亲本都是杂合体B.两个亲本都是纯合体C.仅一个亲本是纯合体D.亲本的基因型不确定6.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定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Ⅰ、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两种类型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B.实验中每只小桶内两种小球的数量必须相等,但Ⅰ、Ⅱ桶小球总数可不等C.乙同学的实验可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D.甲、乙重复100次实验后,统计的Dd、AB组合的概率均约为25%7.在进行豌豆杂交试验时,为避免其自花传粉,孟德尔采取的措施是()①花蕾期,不去雄蕊②花蕾期,去雄蕊③去雄后,套上纸袋④去雄后,不套纸袋⑤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物的花粉涂在去雌蕊的柱头上⑥待花成熟时,拿开纸袋任其在自然状况下传粉受精A.②④⑥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④⑥18.下列鉴定生物遗传特性的方法中不恰当的是()①鉴定一匹白色马是否是纯合子用测交②区分狗的长毛与短毛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测交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用测交④检验杂种灰兔F1的基因型用杂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9.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的杂合体,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子的比例是()A1/8B7/8C7/16D9/1610.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11.下图为某高等动物的一个细胞分裂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精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核DNA分子数目相等B.该细胞中基因B、b所在的两条染色体正在进行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形成该细胞过程中的四分体时期可能发生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D.该动物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DD,基因B、b的分离只发生在该时期12.如图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B.B与b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