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青中心学校导学案科目:_语文年级:七年级主备人:喻四梅审核人:_________时间:________课题6《毛泽东的少年时代》共2课时第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系统感知全文,新旧知识结合,理解传记特点;了解少年毛泽东的主要经历。过程与方法通过有趣、高效的知识性游戏,给全体学生提供较大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活跃、自主、合作的学习方法,共同探究文章精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远大志向,并为之努力,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重点难点重点:体会读书对少年毛泽东成长的影响,理解“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难点:结合毛泽东与斯诺谈话的时代背景,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学习内容时间分配学习方法一、导入新课二、走进作者:埃德加·斯诺(1905年7月19日-1972年2月15日),美国记者,因其在中国革命期间著作而闻名。斯诺于1928年来华,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1936年7月11日,斯诺初访毛泽东。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1942年离开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泽东主席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西行漫记》是斯诺最为著名的出版物,该书纪录了从中共创建至1930年期间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三、预习检测:慷慨、接济、施舍、指责、恫吓、晓谕、耸听、沮丧克勤克俭引经据典青黄不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工~3段,注意语调的控制。明确:应采用一种娓娓道来的舒缓语调,可想象毛泽东在向斯诺自述生平时的安详神情。2、默读课文4~ZI段,了解课文写了少年毛泽东的哪些主要经历,同桌间可相互交流,注意文中交代年龄的词。3、把握全文结构,理解主要内容布置全班讨论、交流:①提炼概括全文结构。②纵观全文,可以看出少年毛泽东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少年毛泽东是一个志向远大、刻苦修身、勤奋读书。独立思考、有独立见解的人。对同学独特的感受和见解,应给予充分肯定并适当点拨。〗五、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1、少年毛泽东从小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课文中,提到了哪些影响毛泽东成长的人物?由这些人物写到了毛泽东的哪些经历?3、分析人物性格,提问:(1)父亲的粮食被扣,“我”为什么不同情他?表现出毛泽东的正直及父亲的为富不仁。(2)“我”为什么钦佩那个“激进派”教师,赞成他的主张?体现了少年毛泽东同“激进派”教师相同的先进思想:中国人应多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3)“我”为什么不愿到米店去当学徒,而不顾父亲反对到湘乡县的一所新学堂去读书?表现了“我”的什么思想?由米店与新学堂的差别,体现了少年毛泽东的激进思想,反映了“我”追求新思想,追求光明的强烈愿望。4、毛泽东思想与书。提问:①毛泽东小时候,老师和家人要他读什么书?他自己偷偷读了哪些书?②这些书是坏书吗?它们对毛泽东的成长有什么影响?①老师和家人要他读《论语》和《四书》等书。毛泽东自己读《精忠说岳》、《水浒传》、《隋唐》、《三国演义》和《西游记》。②这些书不是坏书,讲了一些关于造反的故事,毛泽东很喜欢,为他心里种下了反抗的种子,为他将来走上革命道路进行了启蒙教育。5、请你评论。提问: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认为少年毛泽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自由讨论归纳总结:少年毛泽东是一个志向远大,刻苦修身,喜欢读书,擅长思考,有独立见解的人。六、精读品析:请同学从文中寻找、品味用得好、有特色的词语,将它们圈起来,再想想为什么用得好。①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抗议”、“罢课”,这里借用此词形象而幽默地写出了少年毛泽东对旧势力的反抗。在当时那个封建思想充斥的时代,敢于对长辈的错误提出抗议,是很不简单的了七、拓展延伸:少年毛泽东读的这些书,你听说过吗?你想读吗?板书设计:毛泽东的少年时代父亲志向远大学堂擅长思考毛泽东刻苦修身表兄独立见解做学徒(二)合作探究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