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我调整寻找职业幸福感经常会听同事们抱怨:幼儿教师太难当了!一会听课,一会制作教具;一会是活动,一会又是环境布置,还有写不完的教育笔记……,幼儿教师似乎总也忙不完,一年到头的手忙脚乱,却似乎一丝一毫的成就感也无处可寻。而实践证明,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因此,教师要想摆脱倦怠,应该学会自我调适,获得更多的主观支持。一、培养自己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往往受到主观态度的影响和折射。乐观豁达的人常会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对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即使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不会丧失信心和勇气,能够始终保持愉快而美好的心境,克服困难,不断前进。二、提高耐压的心理能力正确认识和驾驭压力。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会有些说不清道不明或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为了给人生航程“清淤”导航,为了缓解心理压力,使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学会理性的妥协。提升耐压能力。一个具有自信和耐压能力强的人是不容易倦怠的。三、学会感动自己。俗话说施比受快乐,能感动他人的是英雄,能感动自己的人是神。教师本身就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我们要学会用崇高来感动自己,树立崇高的人生观,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插上翅膀。教师本来就是讲究激情的职业,就让激情点燃自己的人生,点燃人生的意义,点燃人生的追求、点燃人生的目标。对有追求、有目标的人来说,困难就不是困难,而是磨炼;挫折也不是挫折,而是动力。没有价值追求的人,再轻松也不一定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感。教师就要在自己的追求中,不断地进行创造,增强自己的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不断地走向成功的彼岸,并在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中,尽享职业的幸福。总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滋生、膨胀、氤氲起来。如果说幸福的萌动源于教师生命的一种体会,那么幸福的生长则源于师生生命的对话。没有教师的欢乐也难以有学生的欢乐,缺失幸福的教师也难以有幸福的学生。对于用心体会幸福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心灵的荒芜,而是精神的沐浴;不是机械的重复,而是自由的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的洗礼。愿每一个教师都能好好修炼自己,使自己真正过着幸福、健康、快乐的职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