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湖南省茶陵县世纪星实验学校七年级语文上册《短文两篇》教案一人教新课标版主备人备课时间第课时备课组长签名教研组长签名教学内容短文两篇贝壳教案个性化备课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欣赏本文优美而有哲理的语句,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情感态度价值观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教学重点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教学难点欣赏本文优美而有哲理的语句,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冰心曾说过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人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人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今天,我们继续欣赏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二、明确学习目标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2.欣赏本文优美而有哲理的语句,了解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3.体悟生命的意义,引导积极、认真对待生命的态度。三、自学自测(一)自学导航关于作者:席慕蓉,台湾画家、作家、诗人。她写诗写散文,只是作为累了一天之后的休息,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个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生命、时光、乡愁是她作品的内在主题,主要作品有诗集《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散文集《有一首歌》《成长的痕迹》《生命的滋味》等。正因为她是位画家,又是位诗人,所以内心细腻敏感,特别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如:(1)所有的岁月都已变成/一篇虚幻的神话任它/绿草如茵花开似锦/也终于都要纷纷落下/在坠落的昏眩里/有谁能给我一句满意的解答(摘自《无怨的青春•距离》)(2)我喜欢回顾,是因为我不喜欢忘记。我总认为,在世间,有些人、有些事、有些时刻似乎都有一种特定的安排,在当时也许不觉得,但是在以后回想起来,却都有一种深意。我有过许多美丽的时刻,实在舍不得将它们忘记。(摘自《成长的痕迹•回顾所来径》)(3)整个人类的生命有如一件一直在琢磨着的艺术创作,在我之前早已有了开始,在我之后也不会停顿不会结束,而我的来临我的存在却是这漫长的琢磨过程之中必不可少的一点,我的每一种努力都会留下印记。(摘自《生命的滋味》)自学:(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初步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注意以下字的读音和解释:卑微(bēi):卑贱微小,地位低下一丝不苟(gǒu):形容办事认真,连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苟:敷衍了事,马马虎虎。(2)教师请同学读课文,再次感受课文委婉轻柔、自然流畅的风格。四、欣赏美文,探究质疑:(要求学生再读课文,找出优美或者难懂的句子与同学分享质疑:)问题预设(1)《贝壳》一文中,作者先对贝壳的精美作了一番描述,然后生发了哪些联想?在描述了贝壳的精美之后,作者并没有就此停笔,而是想到了贝壳里那曾经的小小柔软的生命,想到为了这样一个短暂、细小、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是那样用心地营造了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并由此进一步想到自己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总比贝壳里的生命要长一点,空间要多一点,那岂不是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呢?(2)“在我手里躺着的实在是一件艺术品”中“躺”和“实在”该怎么理解?“躺”是人格化的动作,“实在”是“确实”的意思,作者用这两个词写出了我对坚硬又精致的贝壳由衷的欣赏与赞美之情。(3)“是不是也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呢?”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此句上承接着“上苍给它制作出来的居所却有多精致、多仔细、多么地一丝不苟啊”,比较了自己和贝壳里的生命,感悟自己的生命尽管有限,但还是比贝壳里的生命时间要长一点,空间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