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教案主备人:备课时间:上课时间:课型:新授总课时:教学目的:1.学习白求恩共产主义精神。2.学会归纳各段内容要点。3.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4.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教学重难点:学习对比手法,理解其作用。学习本文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938年,抗日战争时期。他,一个外国医生,白求恩!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年逾半百,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战场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手术台就是他的阵地。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终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为中国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秋风吹者细雨,延水奏着哀曲。”他牺牲了,人们为何这般哀痛?毛泽东为何写文章赞扬他?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向他学习?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二、初读,感知一篇,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及写法。二、速读,思考。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步骤:感知一篇,也就是感知这篇课文的内容及写法。请大家各自大声地、快速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时候注意两个问题:(1)、课文中叙述了白求恩医生哪些方面的情况?请用“()”标出。(2)、找出每一段的重点句。请用“~~~”标出。2、找出叙述部分。下面我们就来感知一下课文对白求恩事迹的介绍、叙说。这里介绍了白求恩在中国的经历。看第2段,读出文中叙述的部分。老师提示一下,就是从“从前线回来的人”到“无不为之感动”。好,第3段才两句话,是哪一句?再看第4段,从哪里到哪里?指名说出3、读出1、3、4节叙议层次。(1)、刚才我们找出来的都是叙述部分,下面我们把议论的部分也来读一读。(2)、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个段落很明显由两个层次组成——叙和议。由叙到议,表现了作者通过白求恩的事实发表自己的见解加以评论的思路。下面我们也可以根据这种体会,来感知其他段落的层次。(3)、下面我们来看第3段,大家思索一下怎样读出层次来。(4)、第4段,请一位同学起来读第一个层次,然后我们大家一起来读第二个层次。3、小结课文写法我们刚读的三个段落都是先叙后议,这样我们就对课文的写法有了明确的了解。——叙议结合。叙是基础,议表现作者的情感和观点。三、概括课文要点下面我们就来概括各段的主要意思,学习通过找段落中的重点句来概括把握内容要点。概括要简要、简练、简洁,哪个同学再试一下?师:对,第4段换个说法:“作者想怎么样?”师:哦,要换个说法,就说作者号召或要求我们怎么着,哪个同学把它完整地表述一下。5、思考全文四段之间的关系。(看板书)这三段依次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三个方面的精神,它们是什么关系?四、精读,精读一段,品析表达手法1、品词语师:作者在这一段话里,在两处用了很有感情力度的词语来限定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齐读该句师:重音出来了,感情的力度就出来了。好,继续来。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很多贬义词来形容一些人的不纯粹,是哪些词?把它们找出来。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师:这部分内容你觉得该读出怎样的语气?那我们要怎样来读才能把这种语气表达出来呢?指名读,点评。2、品句子师:我们继续来品读。作者在这一段里用了几个表示强调的句子来肯定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精神。大家来找一找,看看这是一些什么样的句子,然后告诉老师。1、“从前线回来的人……所感动。”2、“晋察冀边区的军民……无不为之感动。”把“没有一个不”改为“都”,指名对比读,谈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品写法(1)我们理解了词语,知道了句式,又体会了作者的情感。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在这一段里面将白求恩医生的表现和另外一些人的表现进行——对比。(2)我们现在再读细一点。对比,体现在哪些关键词语?请同学们找出来,打上着重号,然后发言。(3)想一想从哪些方面进行了对比?(4)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这个对比就很有力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