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初二历史试卷2023.4考生注意:1)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30分。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正确填写学校、姓名和考号,在试卷上答题一律不得分。3)答题纸与试卷的试卷编号一一对应,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一、信息“革命”(10分)一般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1.将下列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按时序先后正确排列。(填涂字母,4分)A.语言的应用B.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C.文字的创造D.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E.电报与电话等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2.在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造纸和印刷术分别发明于()(2分)A.两汉与隋唐时期B.南北朝与隋唐时期C.两汉与两宋时期D.南北朝与明清时期3.在上述“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中任选其一,说说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写出两条,共4分)二、“传教”之辨(8分)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土山湾,位于今徐家汇南端。1864年,上海耶稣会外国传教士在此购入土地,并建立土山湾孤儿院。4.综合时空要素,指出耶稣会当时能在上海传教、购地的条件是什么?(2分)5.土山湾孤儿院内设有工艺院,传授孤儿绘画、木工等各类西方技艺,以求其成人后能够自食其力。近现代有不少知名艺术家都出自土山湾。结合时代背景,说说你如何看待土山湾孤儿院这一机构?(3分)6.若进一步研究历史上的土山湾孤儿院,下列材料均有价值,其价值高低取决于研究的主题。自拟主题,选择其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一则材料,并通过比较,说明其“最有价值”的原因。(3分)材料一整理由沈金法口述的资料到土山湾的时候我大概虚岁11岁,被分到小班……在土山湾学习时,小班不做生活,到中班时就开材料二以土山湾为叙事背景的现代小说材料三土山湾风光(照片)摄于1914年始半工半读,大概十四五岁进中班,读三年书到十七八岁进大班,到大班就要分到各个车间了。三、“东方”战场(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0年底,崔可夫率军事代表团前往重庆。行前,斯大林指示该代表团的任务是“紧紧束缚日本侵略者手脚。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7.就材料一看,斯大林遺使援华目的在于()(2分)A.援助反法西斯盟友B.壮大中共军事力量C.阻止英美势力渗透D.维护本国核心利益材料二:1941年7月前,针对美国的对日政策,中共多持批评态度。7月后,毛泽东指出:“不管是否帝国主义国家,凡反法西斯者就是好的,凡助法西斯者就是坏的,以此来分界限……对英、美主要是拉(拢),批评可减少”。此后,中国共产党在公开发表的社论、宣言等中基本不再对美国进行批评。8.据分析,中国共产党在舆论方面“基本不再对美国进行批评”是立足于国际国内形势而制定的政策。根据这一视角,结合史实,推测当时中共宣传政策转变的原因。(4分)材料三:二战中主要国家伤亡人数表国别伤亡人数(人)中国3500万苏联3000万美国100余万英国120万德国990万日本500万材料四:(开罗会议结束后,罗斯福)宣布美国和中国“在深厚的友谊和统一的目的上,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密切”,美国国会同时宣布废除歧视华人法律,以便进一步证明美国“不仅视中国为战争中的伙伴,而且将视中国为和平时期的伙伴”。9.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英译本序言中指出:“伟大的中国抗战,不但是中国的事,东方的事,也是世界的事”。立足这一视角,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说明中国抗战的“伟大”之处。(不少于150字,6分)2023年徐汇区中考历史二模卷参考答案2023.4一、信息革命1、①A②C③D④B2、C3、造纸术与印刷术:(1)打破了古代贵族对文化和知识的垄断,有利于平民阶层接受知识(2)大大降低了知识和文化传播的成本;(3)对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保存更加便利二、传教之辩4、近代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批不平等条约,如《南京条约》、《北京条约》等,允许传教士传教;上海地处沿海,最先接触外国的传教士。5、土山湾孤儿院是近代西方侵略之下的客观产物,它的出现,是侵略的客观影响。但是,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当地的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有促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