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1新人教版课题小石潭记本学期总第课时本单元第课时日期课型一、教学目标: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2、学习运用知识、工具书理解句意,疏通把握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作者知识;字音、字形;文言词句3、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正确、熟练朗读课文;2、学习运用知识、工具书理解句意,疏通把握文意,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积累:作者知识;字音、字形;文言词句3、学习对景物入微地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借景抒情的写法三、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温习学过的柳宗元的诗文;2、搜集整理有关作者的与课文有关的信息,实习了解;二、课堂导入:1、林语堂有云: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纸上的山水。今天我们就一起踏着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足迹,游览小石潭,赏美景,品柳宗元在自然的山水间寄寓着怎样情感?2、作者知识交流: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贬谪到永州后写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而且柳宗元将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投入作者本人的身影,借被遗弃于荒郊野外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时间复备本文《小石潭记》,原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作者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忧怆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描写生动,细致入微,充满诗情画意。三、朗读与积累:1、听范读:正节奏,正字音;篁(huáng)洌坻(chí)嵁(kān)(wàn)参差佁(yǐ)俶(chù)翕(xī)忽差(cī)互寂寥(liáo)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2、自主朗读,读准字音,节奏停顿正确;3、朗读反馈。可以自由选读。订正,落实;四、疏通文意,积累词句:先进行口头疏通,以学生自主疏通为主,标记重点词句和疑难处,最后进行答疑。疏通完毕的,可以进行书面翻译。1、自主疏通。充分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2、小组明确重点字词和疑难,并板写。3、自主解答,积累;4、评价,订正。5、分段落实,明确。四、积累练习:1、词语:多义词:①水尤清洌以其境过清②从小丘西行隶而从③潭中鱼可百许头明灭可见④参差披拂(长短不一)犬牙差(交错)互⑤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2古今异义:①乃记之而去②崔氏二小生3词类活用:①心乐之②近岸③凄神寒骨④皆若空游无所依⑤小丘西行⑥斗折蛇行4重点词语:水尤清洌佁然俶尔翕忽悄怆幽邃潭中鱼可百许头五熟读课文,整体把握,体会写景的特点1熟读,展示,评价.2整体把握:①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②小石潭的特点:幽静。③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3交流文章写景你给的精彩语段。并背诵。六课堂练习:《学检》143“拾贝”部分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