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周教学内容:预习《石榴》二.教学重难点:1、明确题目的含义、作者简况。2、初读课文,疏通文字,扫清字词障碍。3、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三.新课讲解:(一)文学常识:1、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郭沫若出生在一个中等地主兼商人的家庭。幼年入家塾读书,1906年入嘉定高等学堂学习,开始接受民主思想。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1918年春写的《牧羊哀话》是他的第一篇小说。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这年初夏写的《死的诱惑》是他最早的新诗。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他在日本福冈发起组织救国团体夏社,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发表了新诗《女神》等,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编辑《创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国大学毕业,回国后继续编辑《创造周报》和《创造日》。1924年到1927年间,他创作了历史剧《王昭君》、《聂莹》、《卓文君》。1928年因受蒋介石通缉,流亡日本,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加“左联”东京支部活动。1938年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这一时期创作了以《屈原》为代表的6个历史剧。他还写了《十批判书》、《青铜时代》等史论和大量杂文、随笔、诗歌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文联一、二、三届主席,并任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新华颂》、《东风集》、《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郭沫若一生写下了诗歌、散文、小说、历史剧、传记文学、评论等大量著作,另有许多史论、考古论文和译作,对中国的科学文化事业做出了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他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著作结集为《沫若文集》17卷本(1957~1963),新编《郭沫若全集》分文学(20卷)、历史、考古三编,1982年起陆续出版发行。许多作品已被译成日、俄、英、德、意、法等多种文字。1978-6-12日逝世,终年86岁。去世后,中共中央批准成立了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为纪念郭沫若诞辰100周年,1993年由臧克家主编出版了《郭沫若名诗鉴赏典》。2、郭沫若的诗: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出版于1921年8月,全诗共三辑,以第三辑最为重要。他的许多代表诗篇皆出于此,如《凤凰涅磐》、《天狗》、《炉中煤》《匪徒颂》等。《女神》所表达的思想内容,首先是“五四”狂飙突进时代改造旧世界、冲击封建藩篱的要求。主人公以一个追求个性解放的叛逆者形象出现,要求打破一切封建枷锁,歌唱一切破坏者。其次,是对祖国深情的热爱和对美好明天的憧憬。诗中歌唱太阳、光明、希望,处处洋溢着积极进取的欲望。《女神》在艺术上取得了新诗最辉煌的成就,它是“五四”时期浪漫主义的瑰丽奇峰。《女神》的格式追求“绝对自由,绝对自主”,而不受任何一种格式的束缚。它的形式自由多变,依感情的变化自然地形成“情绪的节奏”。《女神》的浪漫主义特征主要表现在:诗中采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并常借助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表达感情。《女神》的诗风多豪壮、雄健、颇具阳刚之美。郭沫若的诗可以说是新诗中豪放的先驱,但同时,他也有许多清丽婉约之作。3、《石榴》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二)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读准字音:juéxījíláléijīn奇崛犀利枯瘠安普剌金罍忍俊不禁hàoyánàngtuòjīnmǎonǎo皓齿争妍盎然唾津玛瑙yìfùyúpībì潜溢束缚丰腴劈刀辟易2、掌握多音字:称:匀称(chèn)、称号(chēng)茄:茄子(qié)、雪茄(jiā)禁:禁止(jìn)、忍俊不禁(jīn)舍:舍弃(shě)、宿舍(shè)3、辨析形近字:花瓣(bàn)分辨(biàn)辩论(biàn)编辫子(biàn)阴晦(huì)后悔(huǐ)教诲(huì)石榴(liú)溜边(liū)醋熘白菜(liū)束缚(fù)博大(bó)搏斗(bó)4、解释下列词语:奇崛:奇特突出。枯瘠:枯瘦。瘠,(身体)瘦弱。犀利:(武器、言语等)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