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中学集体备课纸第周使用人年级七科目语文课题《口技》第3课时主备人杜学良初备时间讨论时间讲授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口技艺人高度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能力.2、学生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3、了解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教学重点:1、了解细腻生动的描写、清晰明了的思路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有机结合教学难点:赏析文中对口技表演者高超技艺的生动描述,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神奇妙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翻译句子并解释加线的词语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同擅。统领全篇2、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会:适逢,正赶上厅事:大厅施:设置,安放3、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而已:罢了4、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团坐:围绕而坐少顷:一会儿坐,同“座”5、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吠:狗叫觉:睡觉呓(yì)语:说梦话6、既而儿醒,大啼。既而:不久7、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乳:喂奶;乳头呜之:哄小孩入睡8、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9、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修改建议一时:同一时候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毕,全、都。10、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妙绝:奇妙极了二、指导学习研讨(一)指名朗读2、3、4段(二)研读分析理解描写上的有条不紊、层次分明。1、口技表演描摹了几个场面?请进行简略概括?三个场面: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群乱。(三)齐读课文1、5段思考:1、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在全文起何作用?一个“善”字统领全篇。2、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表演道具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不是。列数道具,以道具的简单衬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四)分析理解:课文除了直接从正面写表演的过程,还有侧面的衬托,哪些地方是侧面描写?有何作用?作者描写三个声响场景及观众反应,都是为了突出体现口技者的高超技术,但它们是从不同角度来描写的。写声响场景是正面描写,写听众反应是侧面描写。这样写都是为了说明口技者技艺高超,这就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作用。三、巩固练习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场面声音种类声音特点作者评论听众反应梦中惊醒渐入梦乡火起群乱四、课文小结,学习《口技》一文,使我们领略了口技这一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我们为口技人高超的技艺和艺术创造力击节赞叹,同时也赞赏作者林嗣环高超的文字表达能力,可谓表演者“善”口技,介绍者“善”蓦状,文质兼美,相得益彰。五,布置作业:课后第二题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