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工具和外汇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经济往来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汇票。知道外汇和汇率的含义2、理解各种信用工具的用途和使用范围3、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到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争取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采取讨论和辩论法、社会调查法、类比法、比较法、热点分析法。教育学生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教学重点1、信用工具2、外汇教学难点1、外汇2、汇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准备相关教具,整理资料,完成备课工作。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理解了货币的本质,知道了货币的职能,并且知道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纸币代替了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等职能,给人们的商品交换带来了便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到市场上买东西不一定要用货币,请同学们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学生回答……教师:从口袋里面掏出一把RMB和几张信用卡(包括学生的饭卡),引导学生了解两种结算方式教师提问:大家知道这些工具怎么使用,有什么好处、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吗?这就需要我们学习“信用工具和外汇”这一框。(二)进行新课第二课信用工具和外汇(板书)1、信用工具(板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同时提出问题:专心爱心用心11、在核算经济往来时,通常使用什么结算方式?2、你在生活中接触或使用过什么样的信用工具?3、对使用信用工具有什么感受?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提问:总结学生回答的提问,继续设问:什么是信用卡?如何使用?学生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积极思考,然后每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每组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回答问题教师提问:聆听学生回答,进行点评,并总结:(1)两种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2)信用卡知识归纳;信用卡是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使用信用]卡消费更加简便、使用、高效与安全。我们应该学会使用信用卡。(了解常用信用卡的使用)教师:出示一张支票(复印单)——这是我们学校为了购置多媒体给三联家电的一张票据,请大家看看,知道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教师点拨:总结学生结论,引导学生知道(3)支票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知识归纳:支票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付款单位开出支票后,收款单位凭此票到银行把这笔钱转入自己的帐户。现金支票由付款单位开出,收款人凭票到银行支取现金。教师提问:现在我们学校从北京某公司购进一批餐具,我们学校应该怎样和这个公司结算呢?是否仍用支票结算?学生活动:看书并讨论,请学生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列表归纳名称含义使用范围支票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持票人(分现金支票和转帐支票)同城结算信用卡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与银行有签约的消费场所2、外汇教师提问:假期间我计划去欧洲旅游,在那里我能使用人民币消费、购物吗?学生活动: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去阅读教材;然后展开讨论,并回答专心爱心用心2教师总结:(1)含义: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工具。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等。在经济生活中大家要了解外汇的特征(以外国货币表示;可自由兑换)以及外币与外汇的关系:外汇包括外币,但外汇不等于外币。外汇中还包括其他内容: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等,外汇的主要内容是外币支付凭证。通常情况下,只有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币才是外汇。(2)汇率的含义: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学生活动:思考P10“人民币外汇牌价”两个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