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勇于领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段王村党总支书记张学武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平舒乡段王村党总支书记张学武。县委着眼于全县工作发展大局,组织X名村支书和驻村干部,进行了为期五天的“领头雁”培训,通过听课、观影和研讨,个人理论素养和思想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掌握了农村基层开展组织工作的方法手段,领悟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途径方式,更加坚定了实现“四个先行县”目标的决心。借此机会,请允许我向授课的各位老师、县委组织部,以及党校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结合段王村“五地一产”入市改革工作情况,将个人的培训感受和大家进行分享,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一、坚持党的领导,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政治保障通过聆听崔建周教授讲授的《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讲座,对我触动很大。崔教授的讲解贯通古今,对基层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梳理,指出现代中国的基层组织建设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不断充实农村力量,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振兴,这有效弥补了平时在理论学习上不够系统和深入的欠缺。“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一个能够凝心聚力、扎实开展工作的基层党支部,对于一个村的转型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段王村开展“五地一产”入市改革,首要抓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政策、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对于村委干部和群众来说,一开始对于“五地一产”、“入市”这些概念是模糊的,但是,我们坚信,只要跟着党的政策走,始终贯彻党的路线,我们的工作就不会没有方向,段王的发展就永远有出路。在过硬的政治意识的指引下,我们破除万难,从非承包地入市改革入手,整体收回并打包入市,创造了每年112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为段王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开了好头。二、坚持统筹谋划,为基层治理开拓了工作思路非承包地入市改革成功之后,尽管已经制定了“五地一产”入市改革的方案,但是段王村两委班子,对于下一步工作的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工作方法,还存在很多疑虑。市委党校聂文丁教授做的《以“五地一产”为抓手推进我市乡村振兴》讲座,让我茅塞顿开,解决了很多对于改革发展的困惑和难题。让我认识到,“五地一产”入市改革,核心还是处理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关键在于促进非承包地、林地、四荒地、闲置宅基地等要素市场化。而促进要素市场化的方法手段,恰恰是我们开展“五地一产”入市改革需要集中突破的困点、难点。经过梳理,我认为影响断网村发展主要有两方面难题。一是农村资源宣传渠道不够丰富。目前,我们已经初步搭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各村的基本信息是已经基本完善,依托寿阳县“五地一产”论坛招商,宣传工作已经取得明显成效。但是,平台的流动和交易还需要加强,因为毕竟每个乡镇只有一两个核心优势项目能够纳入期中,其他具有招商潜力的农村要素被闲置了,还需要进一步拓宽拓宽参与市场竞争的途径,为宣传农村丰富资源提供更好的支撑。二是农村的营商环境,特别是硬件条件还需要加强。尽管我们获得很多国家政策支持,对相关设施进行了部分改善和更新,但是还存在一些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不能满足外来商户的现实需要,这对我们吸引外来资本带来很大影响。例如,当前很多农村的柏油公路情况还不是很好,道路两旁有路灯、主干道装备监控设备、有完善齐全的健身娱乐设施的也并不多,通商的便利性不够,往后再看5年,随着农村资源的逐渐消耗,资本将有很大概率撤出,后果就是富了一代人,穷了下代人,还严重影响了浓村生态环境。三、坚持廉洁自律,为基层治理营造了良好环境虽然我们村实现了集体经济的破零,每年收入有一百多万,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初心,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恪守底线、廉洁从业、秉公用权,坚决不能大手大脚,要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优先用到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上,把主要依靠非承包地、荒地获得收益转变为依靠现代农业、农家乐获得收益,为营造风清气正良好氛围不懈努力。各位领导、同仁们,通过“领头雁”集中学习培训,我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执政能力,领悟了基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