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县楠江中学高一通用技术《流程与设计》教案苏教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江苏教育出版社《技术与设计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编排以时间为核心,从时序、环节两个方面,通过具有生活气息的实例,引入和揭示流程的概念、意义以及流程的描述方法——流程图。生活与流程部分表达了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活的质量和安全,提高生活效率的思想。此外,还通过案例分析从反面来说明流程能保证安全的重要意义,强调了时间意识的重要性。生产与流程部分从工业和农业两方面来表达科学合理的流程能保证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思想,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让学生加深对时序和环节的理解。二、学情分析经过《技术与设计1》的学习,学生的技术素养得到提高,对技术课程从不知到了解最后到热爱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时他们也领略了技术世界的精彩、接受了小组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同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有关流程的案例比较多,但大部分还不清楚这些案例和流程到底有什么关系?三、教学目标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为目标,结合“课标”要求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了解流程的含义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意义,理解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含义及意义,学会阅读简单的流程图。2、过程与方法:通过及有感染力的视频引入、引出流程的含义,结合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说明流程的表达及其对生活、生产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流程中时序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体会流程在生活、学习、生产中的意义;提高学生依据科学合理的流程处理问题的意识。四、重、难点确立重点:流程的含义,分析、理解流程的环节和时序及其意义难点:流程的意义,分析具体事例中的环节和时序,采用科学合理的流程。五、教学策略结合教学目标和学情,本节课主要采用小组学习、问题研讨、案例分析、马上行动、走进生活等方式来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目的是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实现三维教学目标。问题研讨: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部分问题供学生研讨。案例分析:结合教材案例和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案例来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马上行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走进生活:结合生活中部分流程的案例(如刷牙的流程等)让学生体会到流程的意义,并能将课本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六、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在生活、学习中,我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一件事情或完成一项工作。那究竟什么是流程?我们先欣赏一小段视频。播放动画片制作流程视频。边看边思考采用情景教学法,即通过学生对作品的赏析,教师鼓励并提出要求和希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请结合视频及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说说你对流程的理解。一、认识流程1、流程的含义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指出:任何流程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时序是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时序有可颠倒的,也有不可颠倒的。如煎鸡蛋、浓硫酸稀释、照片冲洗(必须先显影再定影)等。问题:你还知道哪些流程的时序可以颠倒?哪些不可以颠倒?环节:把完成某个具体目标、组成某项生产或某个活动过程的若干阶段或小的过程称为环节。设问:“把大象放进冰箱分几个环节?”环节的划分是相对的,环节本身又可以是一个流程,即流程具有层次性。例如某同学上午的活动流程中洗漱这一环节包括刷牙、洗脸等环节,而刷牙又可细分为打水、挤牙膏、刷牙、清洗等环节。马上行动:P412、流程的表达说出自己对流程的理解。反馈、记录、理解、掌握。学生思考、回答领会环节的划分方法。阅读课本,思考问题。最好能用最简方框流程发散思维、参与互动。与学生的想法进行对比,总结。达到传授新知识的目的。点评、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时间意识。通过小品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知识简化、便于学生理解。通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