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教学案例康宁乡龙泉小学权永平[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老师拿出日和月的图片:这是日,这是月。太阳和月亮发出很亮的光,合起来就是日月明。日月明。你们能不能根据黑板上的图片,用老师刚才的认字方法猜猜这些图片表示什么生字?(本课生字用图画出来,如人靠树木休息的图画,二棵树,三棵树靠在一起的图画等。老师把图按顺序一一贴在黑板上。)(二)学生看图识字学文。1、学生看图猜字,并用该字组词。2、指名说。生1:“很多很多的树木在一起就是森林的森。我还知道两棵树木在一起就是林,森林的林。”生2:“林就是树林的林。”生3:“林还是林苗鑫的林。因为我的同桌是林苗鑫,所以我知道林可以是人的姓。”老师:“这个小朋友好厉害,还知道林可以是姓。”生4:“我老家有很多很多的竹子,很多的竹子在一起叫竹林。”生5:“很多很多的树木在一起叫林海,因为这些树林很多很多,看不到边,像大海一样看不到边,所以叫林海。”……3、生看图猜字义,并组词,带读生字。说对了,把图送给该生,老师随即把该生字贴在黑板上。4、师过渡:“今天,我们学的这些生字,都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汉字组成,它的意思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刚才你们都认读得很好,给它们挪个地方还认识吧?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97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评析:采用直观、形象的手段让学生认字,猜字义,加强了识记效果,提高识字效率。](三)朗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2、齐读,拍手读。3、指名上台看黑板上生字卡片提示拍手读。[评析:本课韵文读起来琅琅上口,加上学生富有节奏感的拍手,真令人不敢相信这是一堂语文课。](四)完成课后“读读想想”。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字音、字义。2、指名说。(五)扩展活动。1、学生拿出自己搜集的包装纸、包装袋等,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认识的生字。2、指名上展示台交流、展示。1[评析:把识字延伸到生活中,让生活成为学生识字的大舞台,培养学生养成随时随地识字的习惯。]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指名上台拍手读课文。(二)指导写字。1、请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说说要注意什么。2、师范写,生描红,练写。3、同桌互相评议,自己修改,展评。[评析:学生在评议的时候,不仅注意了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时也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三)课后延伸。仿照课文形式,把自己课后认识的字编成韵文,请爸爸妈妈写下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