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红花出窗来葵花朵朵向阳开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叫向光性。向光性概念意义植物的向光性是怎样形成的?•人们通过对向光性的研究,人们通过对向光性的研究,发现这一过程与一种“发现这一过程与一种“物质物质””有关有关…………生长素生长素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达尔文温特詹森拜尔胚芽鞘是什么?是植物的第一片叶,有保护胚芽中更幼小的叶的功能。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胚芽出土时不受损伤。胚芽鞘•胚芽鞘:单子叶植物特别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锥形鞘状结构。达尔文的实验(1880)实验材料:胚芽鞘胚芽鞘胚芽鞘单侧光引起胚芽鞘向光生长胚芽鞘的向光性弯曲与尖端有关尖端是感受光刺激的部位而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部对植物向光性原因的探究外因外因::内因内因::影响植物向光性的外因是验证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的关系探究感光的部位在哪里探究弯曲的部位在哪里达尔文达尔文詹森詹森拜尔拜尔温特温特达尔文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出现向光性弯曲。有关尖端尖端下方向光性感光弯曲单侧光•如果要证明达尔文观点,•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达尔文的假设: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达尔文的假设: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了刺激产生了刺激,,传递到伸长区传递到伸长区,,导致出现向光性导致出现向光性生长生长①不生长不弯曲。②向光弯曲生长。2.詹森的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给下部换成“玻璃片”或“云母片”?关键的思路:将尖端与尖端下部隔开,看看下部还是否继续弯曲生长•既然刺激向下传递了,•为何会出现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导致弯曲生长了呢?3.拜尔的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巧妙之处:人为模拟刺激分布不均刺激是什么呢?初步认为是一种化学物质怎么就确定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呢?有没有可能是尖端的直接刺激(如:机械刺激)引起的呢?朝对侧弯曲生长不生长也不弯曲4.温特的实验对照生长素生长素琼脂块思维逆转:从人尿中分离得到具有生长效应的化学物质温特从植物中提取出了这样的物质吗?1934年,荷兰科学家郭葛等人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它叫吲哚乙酸(IAA)1946年,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了生长素,并确认它就是IAA.除外还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植物激素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生长素生长素究竟是什么?究竟是什么?什么叫植物激素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物质。一、19世纪末,达尔文二、1910年,詹森三、1914年,拜尔四、1928年,温特五、1931年,郭葛每一位科学家所取的进展可能只是一小步众多的一小步终将汇成科学前进的一大步生长素的发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设计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得出结论重重复复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照原则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解释植物向光性的形成原因外因:单侧光照射内因:①尖端的存在(感光)②尖端产生生长素③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面多向光面少)科学离不开探究,探究还在继续……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下端。(极性运输----主动运输)3、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上端朝向生长方向的那一端形态学下端形态学上端:说明生长素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实验材料:生长状况相同胚芽鞘若干、暗箱若干、多个琼脂块、刀片3、实验方案改造如下:实验组:对照组: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ABCDE思考题1:请分析各胚芽鞘生长情况(图中插入薄片为云母片)。答:A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B图胚芽鞘背光源弯曲生长C图胚芽鞘不弯曲不生长D图胚芽鞘直立生长E图胚芽鞘向光源弯曲生长提醒:判断生长和弯曲首看有无生长素来源,再看能否运输到作用部位,最后看分布是否均匀。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固定光源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