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欧阳修靖远七中周发梅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理清文章层次和写景顺序。3、体会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全文共4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景。归时景象,点明主旨。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第1段赏析主要描写醉翁亭之所在,并引出人和事。亭的环境:远近人和事(亭名的由来)作亭者抒情环滁皆山琅琊酿泉醉翁亭名之者命名之意醉乐(写景)叙事引出下文具体写“得之心而寓之酒的山水之乐,”野芳发而幽香(春)琅琊山夏时美景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秋)“水落而石出”(冬)“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本文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拓展延伸:你认为怎样的乐才是真正的乐?你会做吗?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文中有句话奠定了全文抒情的基调,后成为千古名句,这句话是2、文中描写山间朝暮景色的句是:描写山间四时之景的句子是3、将“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是“乐”“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醉能同其乐成语出处1、[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语出《醉翁亭记》。苏轼在《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2、[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语出《醉翁亭记》。3、[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