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感受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了解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2.能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3.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4.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5.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6.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7.通过对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初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重点难点】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教学方法】讨论、讲授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书?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商品计算机资源管理器潮阳实验学校幼儿园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1.树状分类法高一高三高二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树状分类法的每一个层次都是一个单一分类法物质纯净物混合物空气化合物单质盐碱酸非金属金属氧化物O2CuH2SO4Ba(OH)2KNO3CO2化学物质分类对于NaCO3、K2SO4这两种盐可以怎么分类?Na2CO3K2SO4钠盐钾盐硫酸盐碳酸盐结论:对同一事物运用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2、交叉分类法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一)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2、分散质: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被分散的物质。3、分散剂:(二)分散系的分类:1、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来分,有类型。聚集状态9种分散质分散剂实例气气液气固气气液液液固液气固液固固固空气云、雾烟灰尘泡沫、盐酸牛奶、酒精的水溶液糖水、油漆泡沫塑料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有色玻璃、合金常见的一些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溶液胶体浊液1nm100nm2、按分散质可分为种:(1)溶液(<1nm)(2)胶体(1nm-100nm)(3)浊液(>100nm)注:1nm=10-9m粒子直径大小三Fe(OH)3胶体CuSO4溶液可以看到一条光柱可以看到一条光柱看不到光柱看不到光柱丁达尔现象丁达尔现象不发生丁达尔现象不发生丁达尔现象科学探究课本P26光束照射时的现象原因分析Fe(OH)3胶体CuSO4溶液形成一条光亮的通路无光亮通路溶液中粒子的直径小于1nm,散射极其微弱胶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能使光线发生散射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可以此区分溶液及胶体。说明胶体分散质粒子比溶液分散质粒子大。结论: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过滤后的现象Fe(OH)3胶体泥水滤纸上无滤渣,滤液颜色不变,(无现象)由浑浊变澄清胶体能透过滤纸,而悬浊液无法通过滤纸,说明胶体粒子比悬浊液粒子小。结论:(三)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2、胶体的聚沉: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3.吸咐性:明矾净水。一、物质的简单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课堂小结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稳定性、均一性丁达尔效应透过滤纸情况透过半透膜情况实例二、溶液、胶体、浊液三类分散系比较<1nm1nm~100nm>100nm均一稳定均一、较稳定不稳定无无有通过通过不能通过不通过不通过Fe(OH)3胶体淀粉胶体1、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胶体外观不均匀;B、胶体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C、胶体粒子不能透过滤纸;D、胶体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2、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A、是否为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B、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能否透过滤纸;D、是否均一、稳定、透明。BB练习: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A、溶液B、悬浊液C、乳浊液D、胶体4、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DD5、下列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有关的是()①用盐卤点豆腐;②用明矾净水;③医药上用三氯化铁止血;④江河入海口形成三角洲;⑤用光束照射淀粉胶体形成光的通路。A、①②④⑤B、②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