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主题活动中促进师幼有效的互动贝贝班张丽莎幼儿教师对师幼关系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观念层面上,在师幼互动过程中仍存在着幼儿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幼儿的学习需要、情感交流等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若教师没有一定的策略和技能,便会影响师幼互动的效度。那么,如何在主题活动中形成有效的师幼互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有效的师幼互动要求教育者在观念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爱幼儿、尊重天性启迪灵性、激发兴趣、激活潜能、鼓励实践、激励创新,培养主动、全面、和谐发展的儿童;在行为上要转变角色,减少显性指令,渗透隐性指导,重视活动环境的创设,操作材料的提供以及探究性的设问、探索性的活动,注重幼儿对物质材料和学习内容的操作、探索、实践,注重与人际环境的互动,广泛开展同伴互动、启发讨论、实践操作、自主创新等活动,在幼儿园各类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主动学习、自主探索。主题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策略一:师幼共建课程,实施主题活动方案幼儿教育是要选择和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和创造适合教育的儿童。我们从适合本园园情的目的出发,保留了一些成功的课程,增加了一些活动。追求教育内容的预成性与生成性有机融合;追求教育资源的丰富性、多元性和教育性;追求教师角色的多样性和高尚人格;追求教育过程的师幼相互影响,共生共长。结合我园的教育教学特色,我们选择适合各年级开展的主题活动内容,制订成主题活动总目录。然后由各班教师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经验和需求来确定主题活动小目标,教师全面把握幼儿教育的总目标,同时保持对每个幼儿发展需要的敏感性。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班级特点来自主的选择与主题相适应的各领域的活动。这样,变刚性计划为弹性计划,变教师设计课程为师生共同构建课程,使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策略二:创设良好环境,引发师幼互动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动力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活动,这一论断已为当代实验心理学所肯定。教师只有掌握了互动环境的策略,在活动中,才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孩子的现有经验对教学活动环境进行精心的设计,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合理的空间和充足的时间,营造出宽松和谐的氛围,才能为幼儿的主动学习和探索创造条件孩子则在在活动中自由地选择老师为其提供的各种材料,老师在观察、了解幼儿的基础上给予适时的帮助、鼓励与指导,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行为中,得到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1、教师应努力创设丰富、多样的物质环境。教师必须根据教学活动设计,联系孩子们的日常经验,提供教具、学具等各种材料,满足幼儿互动的需要。让孩子在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探究和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如在《好吃的水果》主题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共同布置了“水果超市”,里面不仅有各种各样新鲜的水果,还有各种水果制品,如:果汁、果粉、水果干等,这些材料都是孩子和家长、老师共同收集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间的互动交流有了物质的支撑,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经验得到了扩展和提升,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的兴趣。2、教师应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教师必须放下架子充当互动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为幼儿建立起“心灵互动的平台”,使幼儿迸发出更多的能量和创造力。例如在小班综合活动《我爱小动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自己完全融入到角色中,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觉得老师和自己一样都是一只胆小的老鼠,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小动物”大胆的参与活动,敢说、敢做,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实践证明,教学活动只有充分体现了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环境设计,才能使教学活动富有感受性,具有更高层次、更深刻内涵的教育作用,使我们幼儿园的主体教学更具实效性,才能对幼儿的知识、情感、意志、行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最终使幼儿综合素养得到提高,使我们老师驾驭主题教学活动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策略三:优化集体教学,实现师幼互动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要实现有效的师幼互动,教师必须处理好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