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汽化和液化学习目标:1、我能说出汽化与液化物态变化过程。2、我会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3、我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以及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4、我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我能复述液化的两种途径。5、我会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液化现象,特别是“白气”的形成过程。学习重点:1、根据探究实验总结液体沸腾的特点和条件,比较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2、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汽化、液化现象,“白气”、云、雨、雾、露的形成过程。【新课引入】用沾有酒精的棉球在黑板上写上”物理”俩字,字体很快就不见了,提出问题:酒精去哪了?自主学习: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汽化有和两种形式。2、什么是沸腾?沸腾过程中有哪些现象?(沸腾前,沸腾时,气泡,温度)3、沸腾需要什么条件?4、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4、蒸发:在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6、液化时气体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和。我的问题:合作探究:一、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1.在温度达到左右时,每隔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值,把数据填入表格;作出温度――时间图象,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和论证:时间/min01234567891011水的温度图像阶段吸放热情况气泡变化温度变化声音AB沸腾前BC沸腾时液体沸腾的条件:液体沸腾的特点:二、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同学们知道怎么晒衣服才能使衣服干的更快吗?结论:加快蒸发的方法有:(1),举例:;(2),举例:;(3),举例:;拓展延伸,展示交流:1、冬天的早上,玻璃的表面经常会出现一层小水珠,请说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2、讨论并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达标检测:1.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用电吹风机吹头发B、给墨水瓶加盖C、用地膜覆盖农田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2、甲苯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11℃,如果在1标准大气压时,甲苯的温度是11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苯沸腾B.甲苯不沸腾C.甲苯继续吸热,则能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3、在敞开的水壶里烧水,使水沸腾后再用猛火继续加热,则水的温度将()A.逐渐升高B.不变C.逐渐降低D.忽高忽低4.夏天,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用干毛巾擦干后,过一会可观察到饮料瓶表面变湿,这一现象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汽化B.液化C.凝固d.熔化*5.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刚从冰箱中取出的雪糕周围也有“白气”,如图9所示。⑴请说明这两种“白气”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⑵请仿照示例说明这两种“白气”的成因。示例:冬天教室内玻璃窗上的水珠是由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我的收获:1、在达成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些困难?2、本节课的收获有哪些?(思维导图)